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改革新政開啟“中國2.0時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7 00:32:53


 
  人們也注意到,中國此番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而其核心取向市場化,即“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說白了,今後在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上,不是“市長說了算”,而應是“市場說了算”,這在中國政治語境下具有突破性意義。這也兌現了執政高層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的承諾,預計未來經濟體制改革將有一系列新的突破性動作。而各種改革舉措將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其“紅利”前景值得期待。

  與以往改革相比,此次中共首次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這個改革階段性節點意味深長,與政府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時相一致,也正值中共建黨百年之際。也有預測屆時中國經濟規模有可能接近或超越美國,這是“中國道路”自信的體現。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三中全會出乎外界意料地主動端出疑似政改的“大菜”——建設“法治中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同時強調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這或是回應前一段“憲政”論戰、左右之爭。“憲法權威、司法獨立、人權保障”都落在“法治中國”建設中,並主張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一場不言“憲政”的有限度的政改或許在低調中啟動。

  三中全會出台改革新政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分歧大,敏感度高。“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成為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官方強調要有“敢於啃硬骨頭”的精神,既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籬,其中蘊含的改革機會及成果值得期待和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