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大戰誰勝誰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6 10:37:38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微信支付確切的說,跟支付寶不是一致競爭。支付寶是支付工具,而微信支付,只是以微信為基礎,為支付提供應用場景的生態體系,微信是個底層架構,是個生態系統。

  第一、非正面競爭

  支付是微信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個服務,微信可以搭載更多的支付工具,包括了支付寶,也可以在微信上實現有效應用,所以說,微信支付跟支付寶確切的說不是一個層面上的競爭。

  從結果來看,微信通過這種方式,讓支付寶感受到了壓力是必然的,因為很多支付工具,都可以依賴微信所形成的應用場景,來實現支付,從而就不需要在充值到支付寶裡去,通過支付寶來實現支付了,從而對支付寶形成了擠壓,這裡的核心,其實並不是微信支付跟支付寶打,他只是支持了很多支付機構來跟支付寶打。包括了銀行支付,都可以搭載微信基礎。

  我自己覺得支付這個行業,最終比拼的其實不是技術,而是應用場景,更多應用場景,才能有更多的支付可能,脫離了支付使用場景,支付很難生存,支付寶走到了第一,是因為有了淘寶,財付通走到第二是因為騰訊,如果單純比拼支付,支付寶肯定遠勝財付通,那是因為商品特性更產生支付基礎,而社交的支付場景過少,兩者不可比。

  但是微信橫空出世之後,已經把騰訊也從原先的社交屬性裡給延展出來,現在的微信其實已經遠不止社交的概念,一個適用人群覆蓋六億的客戶端,理論上可以把人類的各類行為都涵蓋在內,從而誕生出更多的想象空間了,就支付而言,就已經遠遠大於淘寶的支付場景,這個時候,微信支付的可怕之處就顯現出來了,可以實現真正的無處不支付。

  這裡其實還有個所謂線下線上之爭的觀點,事實上,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從邏輯上推論,互聯網的總體流量也好,需求也好,都是有限的,可以直接推算為總人口乘以總時間這個是極限值,總體流量有限的情況下,誕生兩個邏輯,第一個是線上線下平衡邏輯,人在線上和線下分配自己的時間,也就是分配流量。

  目前從電商情況來看,雖然電商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總占比還只是占到大概不到8%左右的份額,這裡面其實雖然還有很大想象空間,但是現實也看到很多線下目前的確也遇到無法線上化的問題,線上入口目前白熱化的競爭背後,其實反映的是線上的流量目前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在降低,技術條件約束了很多線下東西無法線上化,雖然可以看到珠寶、汽車都在線銷售,但是全體性的鋪開線上化,難度還是很大。為什麼O2O大行其道,反過來其實也說明的是未來線下的流量之爭可能比線上更關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