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概股”再受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2 09:54:56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英國《金融時報》2月12日載文《“中概股”再受寵?》,摘要如下:

  就在不久以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似乎是一個瀕危物種。在賣空者揭露一例又一例欺詐行為之後,它們遭到大舉拋售。同時美中圍繞審計過程的監管糾紛對所有這些企業均構成威脅,甚至包括那些良好企業,結果可能導致大批企業退市。
 
  但是,投資者的記憶通常不會很長久,這次也不例外。對於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質量及其跨境上市法律地位的擔憂,已經像索契的積雪那樣快速融化。在美國交易的中國股票已經反彈,市場已對新股重新開放。投資者再度展現的信心有沒有道理?這種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由於賣空者的出現,中國企業近年受到嚴密關注,其結果是,幸存者被視為是強大的。投資者也有理由不去理會圍繞審計機構的監管糾紛——這起糾紛已經鬧了兩年,很可能還會再持續兩年。
 
  然而,僅僅因為這場審計糾紛已經拖許久,不代表它就會有好結局。過去一個月發生的事情顯示中美雙方的態度都在轉硬,這可能使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再度被列入瀕危名單。
 
  這些企業從市場寵兒被貶為賤民,現在又再度受到追捧,這其中的過程令人頭暈目眩。它們在美國的股價曾在2009年和2010年出現飈升——要從中國經濟增長的故事中獲利,還有什麼方式比直接投資於中國企業更好呢?至少看起來如此。
 
  終結這場盛宴的是,以渾水公司(Muddy Waters)為首的賣空者發表措辭嚴厲的報告,聲稱一連串公司有欺詐行為。最糟糕的是那些借殼上市(避免正式發股上市嚴格程序的一種方式)的企業。在投資者突然意識到借殼上市的中國企業根基脆弱之後,這些公司的股價在2011年下跌超過60%。
 
  人們關注的範圍很快蔓延到在美國上市的全部中國股票。在調查欺詐的過程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遭遇了至今仍未解決的一個監管僵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