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拿航母威懾中國只是“外交舉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1 09:18:18


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美國《國家利益》最新一期載文《航空母艦是新的西柏林嗎?》,摘要如下:
 
  關於美國對中國的軍事策略的爭論存在一個經驗主義問題:航空母艦已死,但是它仍然在西太平洋巡邏。
 
  大多數觀察家都同意,中國“反介入”和“區域拒止”能力,在技術和經濟方面對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有優勢。反艦彈道導彈的射程約為航母噴氣式飛機的兩倍,而且它們的發射裝置很難尋找且很容易疏散。相反,超級航母的目標很大,而且露天航行,並將大量的資源高度集中於一個目標。中國所擁有的各類導彈的數量比美國的航母數量多很多倍,航母目前在中國近海執行任務存在很大風險。
 
  自然的結論是,航母現在“在作戰方面落後了”:一旦發生情況,它們無法部署。中國解放軍1996年在台灣海峽嘗試“強迫性外交”時,克林頓派出了航母。像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教授休•懷特這樣的國防分析人士推測,如果對方採取“反介入”和“區域拒止”的策略,華盛頓除了溫順回應之外沒有多少選擇。
 
  但奇怪的是,決策者依然計劃使用航母。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3月5日的聽證會中,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塞繆爾•洛克利爾作證表示,美國航母在太平洋將有“重要作用,不論發生任何事故、任何危機,不論是現在還是可預見的未來。”
 
  就美國軍事戰略非常富有成效的討論忽視了一些重要問題:華盛頓可能使用航母進行威懾,目的可能是顯示美國願意增加賭注。2013年12月,日本《外交學者》雜誌副主編扎卡里•凱克把它與冷戰之間的柏林做了一個對比。就像美國在西柏林的衛戍部隊一樣,航母相對來說沒有什麼防禦力,但其別的作用是充當美國決心之非常明顯的警告。
 
  具體來說,美國與北京談判的籌碼是讓情況變得非常災難性。關鍵並不在於航母能做什麼,而在於襲擊航母會帶來什麼:全面報復以及可能很快失去控制的戰爭。從國際上來說,成功襲擊航母會大大傷害美國的威信,特別是如果襲擊沒有獲得回應的話。從美國國內來講,6000名航母成員死亡會產生幾乎無法承受的政治壓力要求進行報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