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如何讓人民幣扮演更重要角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6 08:06:37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2日載文《中國如何讓人民幣扮演更重要角色?》,摘要如下:

  為了使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國央行正孜孜不倦地將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以及未來的儲備貨幣進行宣傳。

  但專家們表示,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一個必要步驟是中國實施政治改革。但這並沒有被中國政府提上議程。

  中國央行提升人民幣地位的計劃已取得顯著進展。得益於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中國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已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而在不到五年前,這一比例還為零。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預計,到2020年,中國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將較目前的比例提高一倍至28%,同時人民幣還將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和英鎊的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目前人民幣是全球第七大支付貨幣。

  包括澳大利亞、尼日利亞、智利和日本在內的一些全球央行已表示,計劃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之一。此外還有更多央行已宣布與中國央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為擴大人民幣的境外使用奠定了基礎。

  但中國還需付出更多努力。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前所長兼首席執行長河合正弘(Masahiro Kawai)上周在一個有關人民幣國際化的會議上表示,要讓全球投資者相信一種貨幣能安全地存儲資產,需要達到相當多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擁有一個獨立的司法體系。

  河合正弘說,一個一黨執政的政治體制很難確保能達到這一要求。

  目前美元仍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但歐元、英鎊、日圓、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所有其他主要國際貨幣也都來自西方式的民主國家。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認為,中國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條件使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但這並非易事。他說,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直在“創作自己的劇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