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滬港通倒逼中國資本市場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6 21:10:02


 
  回頭來看,中國部門改革中,內部的壓力總是最難產生改革動力,而來自外部的壓力則容易衝破行政部門的保守與固執。這使得中國的改革呈現開放倒逼改革的局面。因此,要改善國內資本市場的局面,動力還得從外部尋求。這一次滬港通借鑒了“港股直通車”和“國際板”的教訓,避免單方的開放與資源爭奪,從合作合享入手,雙方各自讓出一步,資金進出有來有往,“滬港通”下資本將發生雙向流動,兩地的投資者可以投資對方證券市場指定的上市公司,不僅有助於打破內地股市長期低迷的局面,也有利於重振香港股市的地區地位。這一方案使得滬港兩地利益一致,也就更容易達成。

  滬港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使得同時在兩地上市的股票,估值趨於一致。由於兩地投資者投資傾向的不同及資本市場的分割,同時在滬港股市上市的公司,股價大多不一致。兩地股指的成份股以及以A+H方式上市的股票中估值偏低,將獲得對方投資者的青睞。同時,來自國際的投資者能調整國內投資者在行業投資等方面的不當配置,滬港通還將衝擊國內中小板、創業板,消除估值過高等不正常現象。中國股市的“賭場”頭銜或許有摘去的可能。當然,滬港通還將為券商等中介機構將來新機遇,金融創新有了更多的出口,國內投資者也將從實踐中獲得國際投資經驗。

  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滬港通不僅是一個產品,而在於能夠調整估值、吸引國際投資者,滬港通作為資本市場開放,將會倒逼國內資本市場的改革。滬港通推出後,國內監管者不可回避的是如何保護來自國際的投資者的利益,也需要保護在香港炒股的國內投資者的利益,按照目前的“在哪裡交易,在哪裡保護”(即投資於誰的市場,由誰進行監管)的監管原則,投資港股的投資者利益由香港證監會保護,而投資A股的國際投資者由中國證監管保護。

  相比香港股市,保護A股的投資者難度更大。以網友天地俠影為例,如果香港的分析師,在為其國際投資者服務,質疑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時被抓,中國證監會及相關部門應該如何處置。有人認為從香港等地經驗來看,這是分析師的職責所在,但在內地則未必,類似事件可能會引發有意通過滬港通投資A股的國際投資者的質疑。中國要想保證滬港通能持久的發揮作用,能作為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標竿性產品,就必須杜絕此類事件。從此發展思考,中國證券監管機構需要參照國際證券市場的標準全面改善是中國的監管水平、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

  據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的表態,“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將在1993年簽署的《監管合作備忘錄》及其附函基礎上,針對滬港通涉及的具體跨境監管問題,進一步簽署補充協議,就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交易行為認定標準差異的處理、監管信息共享機制、違法違規線索提供機制、協助調查取證和配合採取相關監管措施等方面作出具體約定”。據此來看,這才是滬港通的利好消息。

  滬港通的深遠意義還在於它是否開啟了中國進一步開放的大門。中國近十幾年來的改革動力,主要源於加入WTO的國際壓力,但其勢頭愈衰愈減。為此,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出設立上海自貿區,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新一輪的對外開放,以倒逼對內的改革,以保持中國長期可持續的發展。但上海自貿區設立以來,雖然消息不斷,但重量級的利好消息卻少。其間主要是缺乏殺手級的舉措與產品來作為開放的突破口。

  業界有觀點指出,以滬港通作為範例,以特定產品作為具體的試點,不斷地拓展開放的邊界,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思路。滬港通運行成熟以後,可以複制到債券市場、房地產市場、一級股票市場。以漸進式的思路,開放未必要一步到位,遇到問題時,改革應該迎難而上,解決問題,完善後繼續拓展開放的邊界,這才上海自貿區、滬港通產品設計應該有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