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幣向南”成效顯 外資銀行瞄準西南機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0 16:07:57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 與第二屆中國—南亞博覽會同期舉辦的大湄公河次區域(GMS)經濟走廊活動週期間,來自中國和東南亞及南亞的金融界人士表示,隨著東南亞、南亞各國對人民幣的認同度不斷提升,人民幣向南成效初顯,越來越多的外資銀行被吸引到中國西南地區。

  新華社報道,中國銀監會雲南監管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劉雲輝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今年4月,中國銀監會分別批准馬來亞銀行、渣打銀行在雲南籌建昆明分行,加上此前已在雲南營業的恒生銀行、匯豐銀行、東亞銀行等外資銀行,雲南外資銀行機構增至7家。還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也在積極謀劃到雲南發展。

  6月6日至10日在昆明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南亞博覽會上,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尼泊爾投資銀行和泰國工商銀行等多家外資銀行也首次到雲南推介業務。

  經濟走廊活動周的一個論壇上,泰國開泰銀行副總裁蔡偉才說,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目前是一個非常熱的話題,隨著東盟經濟共同體的逐步實現,人民幣結算越來越受歡迎。“人民幣國際化是大趨勢,開泰銀行發揮自身優勢正在籌備開展人民幣業務。”

  去年底,泰國泰京銀行昆明分行辦理人民幣業務獲中國銀監會核準,在完成相關法定手續後,即可正式辦理人民幣業務。

  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唐青表示,通過雲南和廣西,利用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區位優勢,逐步實現人民幣周邊化、區域化,進而加速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唐青認為,目前,人民幣向南的成效初步顯現。一方面,東南亞、南亞對華貿易持續增加,規模效益使得其對人民幣結算的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中國沿邊金融改革開放政策推進人民幣區域化快速發展。

  去年底獲批的雲南、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是中國迄今為止面積最大、陸地邊境線與海岸線最長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立多元化現代金融體系等是試驗區的重要目標,而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其中較為核心的內容。

  中國金融機構“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雲南目前已有6家商業銀行與老撾、泰國、緬甸、新加坡等9個國家的商業銀行簽署了代理清算協議。雲南省外匯管理局批辦貨幣兌換特許公司6家,開展與多個國家的貨幣兌換。

  雲南省政府金融辦主任劉光溪說,選擇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的國家範圍不斷擴大,目前已經達到47個。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0年試點以來,雲南省跨境人民幣結算累計總量已達1565.64億元。2013年雲南省跨境人民幣結算591.01億元,今年1至4月,雲南省實現人民幣跨境結算250.78億元,同比增長103.49%。

  柬埔寨中國港澳僑商總會副會長毛信勤說,人民幣已經成為柬埔寨經濟活動的重要貨幣之一。有關各方應加大力度,使人民幣交易和跨境服務政策取得更大成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