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調整的見效期逐漸到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3 06:53:26


 
  以“改革驅動經濟”作為方法論,首先是吸取了上一輪全球金融危機中大規模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的教訓——換來了短期增長,卻沒形成有效市場,還遲滯了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則是以新一屆政府深化關鍵領域各項改革,尤其是大刀闊斧的政府“自我革命”作為前置條件的,正如李克強在致辭中所言,正是由於改革發了力,才有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就業等核心經濟指標未失光彩的成績單。

  改革的深度決定著經濟的速度,這恐怕是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揭示出的中國經濟的最大謎底。我們注意到,雖然新一屆政府就任伊始就鮮明吹響了改革和調整的更強音,但當前的中國改革仍舊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政府帶頭自我革命、以身作則階段,與既得利益群體和各種阻滯力量鬥爭階段,逐漸形成共識後外界期望日益提升階段,改革尋求制度建設、法制支持、創新模式階段。而伴隨改革階段的步步深入,這一輪中國經濟的波動性也逐漸減弱,平穩性得以提升。與大規模刺激政策不同,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從實施到見效,有著更長的滯後期。當前中國經濟逐漸顯露出的一些良好跡象,應是這種滯後期漸近尾聲的表現。我們相信,接下來,隨著改革和調整的進一步落實和擴大,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將在更大範圍內得到體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