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非洲抗擊埃博拉應向中國取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8 08:35:59


10月6日,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國際機場,一名旅客領取預防埃博拉疫情知識的小册子。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時間已經過去6個多月,沒有跡象顯示西非埃博拉疫情將有所緩解。事實上,它在西非某些地區反而可能加劇。世界衛生組織稱,截至9月26日,記錄在案的病例已達6500多個,其中超過3000人已經死亡。

  香港中美聚焦網10月3日載文《防治埃博拉:非洲能向中國學習什麼》,文章說,這場疫情發展到當前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公共衛生設施的欠缺和社會對政府普遍缺乏信任。這在塞拉利昂、幾內亞和利比裡亞等問題特別嚴重的地區尤其明顯。大量沒有記錄在案的病例只是本地區管理危機的又一種表現。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仍然受困於內部紛爭,而且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缺乏必要的人員、經濟和組織能力來打破死亡、貧困與毀滅的惡性循環。

  30年來,盡管國際社會在應對其他傳染病疫情方面提供的幫助不斷增加,這些援助大多採取獨立“縱向”項目的形式,聚焦於像艾滋病和瘧疾等特定疾病。事實證明,這些項目對橫向層面的整體衛生體系能力建設幫助不大。

  此外,由於非典和禽流感這類大規模疫情基本沒有在非洲出現過,應對嚴重的傳染病暴發尚未成為決策者的要務。因此,當埃博拉發動猛攻時,西非國家被打個措手不及就不奇怪了。

  2003年上半年,與埃博拉一樣,非典也在中國引發了類似的管理危機。非典導致的死亡人數雖然只有約800人,對發展與穩定造成的深遠負面影響卻使其成為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不過,一旦這個問題升至政治議程的首位,中國政府就可以迅速動員社會和官僚機構來應對危機。不僅如此,非典之後,中國採取措施在衛生體系能力建設方面投入巨資,這對處理包括H5N1、H1N1和H7N9在內的其他流感疫情起到了關鍵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