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正悄然有序重建國際秩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3 09:23:15


絲綢之路經濟帶示意圖
  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德國政治學家、漢學家海爾曼(Sebasitian Heilmann)發表在《南德意志報》的文章稱,中國正為獲得全球影響力以及建立自己的國際體系而努力。

  海爾曼在文章中寫道:“中國外交政策正在悄然且有序地朝著重新構架國際秩序的方向前進。北京正在現有的國際體系外建立一個平行的結構。通過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組織和機制網絡,它正在有目標地打入已存在的國與國間結構的空隙。”

  文章接著從中國的金融與貨幣政策、跨國基礎設施項目、安全政策、推廣技術標准等角度對中國構架國際新秩序的努力進行了剖析。

  香港的抗議活動對北京政府首先會產生這麼一個效應:“迄今為止,北京政府首先將香港作為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門戶。如今,北京對香港可靠性的判斷可能更具批判性。受益者可能將是上海:中國政府將明顯加速把上海打造成中國領先的金融大都會的步伐。”

  海爾曼認為,“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來說,跨國基礎設施項目也非常重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宣布的 ‘絲綢之路經濟帶’就是一個這樣的巨型項目。另一個姊妹項目是 ‘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部經海灣地區到達歐洲。”

  在談及2014年12月即將動工、由香港私人投資者和中國國企合作的“尼加拉瓜運河”項目後,文章接著指出,在安全政策上,中國遵循亞洲國家自己解決本地區安全問題、不要美國插手的原則;在技術標准上,也試圖讓中國企業不依賴外國的專利,並且通過國家支持的出口擴大中國技術在全球的傳播。比如在非洲, 華為、中興等旗艦企業就為這些國家建起了整個電信基礎設施。

  中國對所有上述結構的拓展還處於初期階段,但是,目前的國際緊張局勢將加快這一進程。“中國的倡議涉及的是國際上被邊緣化的國家,比如正在為內部發展和外交關系尋找新夥伴的伊朗、津巴布韋和委內瑞拉。從今年初以來,被西方孤立的俄羅斯也成為了中國重要的、心甘情願的夥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