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建設性模糊”有助中日改善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2 09:26:50


 
  這一背景之下,在日中首腦會晤前達成包括“同意雙方存在分歧”在內的共識,將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這是因為同意存在分歧可以帶來外交上的“建設性模糊”。

  中美上海公報就是建設性模糊的典範。美國支持中國持有的立場——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從而為與中國關係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礎。美國通過有意地使這一表述模棱兩可,避免干涉台灣主權問題,從而成功地處理了與中國的關係。所有各方都認識到,讓這一聲明的真正意義接受考驗沒有任何好處。這顯示了模糊的巨大效力。

  但是要想利用建設性模糊,雙方必須深化他們對和平概念的共同認識。和平不是通過創造一種能夠消除所有潛在威脅的基本解決方案的框架來實現的。即便無法達成一個基本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實現和平。正如挪威和平研究專家約翰•加爾通所指出的,“通過非暴力的手段將衝突轉化為和平的過程已經生根”,這一進程的確立就是實現和平。所有各方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當然,建設性模糊本身就是當各方同意存在分歧時,把問題推遲到以後解決。這種模糊會帶來不穩定以及緊張局勢的升級。實際上,它充其量算是“第二好”的解決辦法。

  儘管如此,日本和中國領導人公開同意存在分歧這一事實向日本和中國人民發出了一個信號:雙方都對東海有可能發生軍事衝突深感憂慮——換言之,兩國領導人都感到擔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