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央媒:官員“以權吸儲”背後有多少貓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6 09:59:37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5日,媒體披露了兩條與“以權吸儲”有關的新聞。一條是近日有網民發帖稱,溫州市國資委某總經濟師利用職務便利私自為妻子供職銀行承攬國企存款。該市紀委回應,前期已組織專人開展調查,待調查核實後將根據查清的事實和有關規定做出處理。另一條是,浙江省委第二巡視組對寧波市進行巡視發現,一些幹部家屬子女以權吸儲。

  “以權吸儲”不是一種新腐敗現象,事實上存在已久。尤其在流動性緊張的時候,不僅商業銀行需要完成存款指標而想辦法去吸收存款,而且一些企業和個人也非法吸收社會存款放高利貸。顯而易見,無論是幫助銀行吸收存款,還是幫助企業圈錢,一方面需要依靠特殊關係去爭奪大額存款,另一方面幫助吸收存款的中間人會從中獲得相應比例的提成或回扣。

  比如說,2010年,江蘇省財政廳原副廳長張美芳因涉嫌巨額受賄被“雙規”,其受賄來源主要是收取銀行吸儲回扣。南京銀行業人士透露,存款給回扣是多年來的慣例。也就是說,如果溫州國資委官員為其妻子攬款38億是事實,其可能獲得的利益是驚人的。而寧波一些幹部子女“以權吸儲”,自然也會獲得可觀的中間收入。

  這種以權吸儲、攬儲的腐敗多數不是“小腐”,涉案金額一般比較大。因此,希望溫州紀委在調查國資委官員為妻子承攬國企存款時,查處重點之一是這對夫妻從中獲得了多少好處,這是最終依法定罪的重要證據。此外,還應查清這一腐敗行為給國有資產造成了多少損失,因為調查得知,這些存款資金並非國企自有資金,大多是銀行貸款而來,高息貸款,低息存款,損失的顯然是國有資產。

  對於已成事實的寧波幹部子女“以權吸儲”,首先,應該公開哪些幹部家屬子女以權吸儲,即公開涉案官員的名字、職務、單位等信息;其次,應公開幹部子女是為哪些商業銀行吸儲;其三,官員或者其子女從“以權吸儲”中獲得多少好處。另外,既然巡視組發現了這一問題,如何懲處涉案官員,如何整改這一涉腐問題,有必要公開相關信息。

  在我國金融市場日益開放的今天,無論是企業存款還是個人存款,都有選擇金融機構的自由。而公權力的介入,不僅干預了企業自由存款,而且還可能給企業造成損失,同時對企業還是一種粗暴干涉。尤其是,當官員動用公權力幫助吸收存款,可能要給存款企業承諾某些回報,進行權錢交易。所以,“以權吸儲”為害甚大,必須查處到底。

  (來源:《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