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治理模式更能帶來善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29 09:53:59


資料圖:游客在深圳參觀新落成的鄧小平畫像。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今年5月,美國《大西洋》月刊刊登了兩篇頗有意思的文章,文章論述了特別是在亞洲和中東的背景下自由民主制的未來。

  日本《外交學者》6月19日載文《政府的未來:我們可以從亞洲學到什麼》,文章說,在《中東民主的未來:伊斯蘭主義者與非自由主義的》一文中,沙迪•哈米德正確地認為,就像西方的情況一樣,民主與自由主義未必能共存。一個民主國家既有可能產生自由主義制度,也有可能產生非自由主義制度,特別是在許多中東(以及東歐、中亞等)國家。當然,這是一種非理想狀態,暴露了在非西方社會實行民主的想法存在的幾個缺點。這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更重要呢—是享有基本法定權利(自由主義),還是每隔幾年就選舉產生一屆政府,而人們又幾乎無法左右政府的政策?

民主容易遭到綁架

  從長期看,民主存在的問題是,它總是會被懷有某種目的的人或特殊利益集團綁架—這與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提出的各派力量相互抵消的理論相反—而這完全是因為數以億計的人不可能直接參與政府事務。有錢、有權或有影響力的集團聲稱代表人民的意志,從而輕而易舉地左右政府的政策。數十年來,在美國和印度這樣迥然不同的國家,這種趨勢變得尤為明顯。在像印度這種存在多種利益集團和多種文化的國家,很難在不引發抗議活動的情況下把事情做成,盡管出發點非常好。當一個國家的個人和集團躲在選舉民主這個財閥政治的盾牌後面而該國無法經歷善治時應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的一個答案來自亞洲,但該答案在西方備受詆毀。這是一種既避免了朝鮮式極權主義的弊端又避免了現代美國政治存在的機能障礙的治理體制。半自由主義獨裁的概念既不新鮮,也并非亞洲獨有—18世紀和19世紀,啓蒙運動時期的許多歐洲國家也是按照這種方式組織起來的。總之,這種治理和發展方法等於是隊伍中充斥著能主宰制度的技術專家或知識淵博者的寡頭集團在實行統治,不管其正式的憲法結構如何:是君主政體(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明治時代的日本)、貴族聯盟(阿聯酋,從本質上說如此)、共和政體(美國的開國元勛)還是中國這樣的一黨制國家。最高層作出并實施決定,相對而言外界的幹擾微乎其微,但同時人們可以過正常的日常生活而政府并不是時刻監視他們。

中國出現更好模式

  在《大西洋》月刊上,丹尼爾•貝爾在《中國民主不是不可避免》一文中認為,其實有更好的治理模式,其中之一正在中國出現。筆者認為,進行觀察并從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獲得政治理論很重要,因為這些可能是未來的藍圖,就像現代民主理論很大程度上來自曾觀察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孟德斯鳩和托克維爾等人的觀察一樣。貝爾指出,中國的制度在最底層存在民主—在這個層面,民主最切實可行,因為“在小社區,人們更了解他們選擇的領導人的能力和品德”。貝爾還指出:“在地方層面而不是國家層面,政策問題比較簡單,培養社區感比較容易,犯錯的成本也比較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