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菲律賓人普遍不知道“一帶一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9 13:55:02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位於馬尼拉核心商業區的阿亞拉博物館近期正在舉辦一場名叫“黃金與祖先”的專題展覽,展覽陳列了一千多件歐洲殖民者到來前菲律賓人製作的各式金器。這些金器做工精細、設計華美,部分展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世紀。
凡是翻過菲律賓歷史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一個鮮明的體會:從1521年麥哲倫艦隊在菲律賓登陸,到1898年美國西班牙戰爭爆發,菲律賓歷史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西方殖民者書寫的。因此,對於很多菲律賓人而言,“黃金與祖先”的展覽有著特殊的意義,它代表著前殖民時期菲律賓工藝發展的最高水平,是菲律賓人祖先的智慧結晶,同時也激發著當下菲律賓人的民族熱情。

  有意思的是,與這些金器一同展出的還有大量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抵達菲律賓的中國瓷器。展覽的介紹中這樣寫道:來自中國的貿易瓷器已經成為菲律賓人祭祀和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些瓷器在菲律賓世代相傳,成為了解中國和菲律賓社會的重要依據。
介紹特別強調,來自中國的瓷器幫了考古學家一個大忙,因為“黃金與祖先”中大部分展品都是通過同時出土的中國瓷器進行斷代的。可以說,來自中國的史料為研究菲律賓前殖民時期歷史的學者提供了重要的坐標參考系。對於一個中國參觀者而言,看到這樣的展覽,自豪的感覺當然是溢於言表。

  近兩年來,中國國內各方面都在熱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這樣的話語背景下,我理所當然地將這樣的展覽視為對中國“一帶一路”大戰略的回應,認為這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在周邊國家激起的一道漣漪。

  然而,當我興致勃勃地和一位菲律賓學者談論起博物館的精彩展覽時,菲律賓學者卻連忙糾正說:“那是‘老絲綢之路’,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在菲律賓很少有人知道你所說的‘新絲綢之路’,也很少有學者研究‘新絲路’。”作為菲律賓中國問題專家的代表人物,她還善意地提醒筆者,在參加學術活動時,一定要多給聽眾一些背景知識,多介紹一下“一帶一路”的基本情況,而不是忙著提出觀點性的意見,否則聽眾很有可能因為不了解情況而沒法參與討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