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對中國經濟感到恐慌是錯誤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08 09:48:54


最近中國股市接連大幅震蕩(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中國股市暴跌和經濟惡化被普遍說成是最近這輪全球股市動蕩的主要誘因。但如果有關中國的這種主流觀點——認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瀕臨墜崖邊緣——是錯誤的呢?

  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3日載文《如果中國恐慌完全是錯誤的呢?》,文章說,那將意味著,衝擊股票、大宗商品和貨幣的全球市場騷動是反應過度的表現。

  國際金融協會負責全球資本市場的執行董事總經理洪川說:“我們或許反應過度了。”該協會代表著全球約500家最大的銀行、基金和金融機構。甚至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負責人日前也作出了同樣的表示。

  以下一些論點或許可以緩解市場的擔憂:

  1.中國股市估值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而言是一個糟糕的指標。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梅拉妮•德博諾說:“投資者不應因上證綜指的崩潰而喪失理智,特別是因為它的表現常常與經濟表現沒多大關系,主要由於其估值出現失控波動造成的。”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尼克•拉迪說,股市暴跌前的大幅上揚是與現實脫節的。這就是為什麼他說在中國市場修正中可能還會有更多波動的原因。甚至在這次狂跌之後,“市盈率依然達到39倍。拜托,這依然太高了”。

  2.人民幣貶值可能并不是北京想通過競爭性貶值來倉促拯救經濟。

  與其說是為了通過促進出口來重振經濟增長,北京使人民幣貶值可能更多地是為了打消IMF的關鍵擔憂,目前IMF正考慮是否將人民幣納入其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