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十三五:須防“雙創”又成了“全民煉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2 09:37:00


 
  對於國務院把“雙創”定位為催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受訪的學者表示,需要明確創新的定義,政府鼓勵大衆創業的思維也有待商榷。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餘淼傑向本報分析,要提高企業的效率,離不開創新,因此需要處理好企業效率和創新之間的關系。

  他表示,國務院提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精神固然值得提倡,但是“通過大衆創新是不科學的”。

  餘淼傑說:“創新是集中在少數的掌握高科技的(企業或個人)手中,如果老百姓都去創新,跟當年大煉鋼鐵有什麼區別?”

  他建議確定“創新”的定義,并區分創新分為兩類,一類是產品創新,“需要非常專業、尖端、前沿的科研團隊進行研究,這個是不容易的”,在這方面中國和資本豐富、中產階級為多數的國家相比,相對缺乏優勢。

  餘淼傑認為,中國既然是“世界工廠的,應該更加強調生產環節、生產技術方面的改進創新,“中央提出的創業、創新精神,從這個方面著手強調,比較重要”。

“雙創”暴露政策制定者思維局限

  陳波也不認同“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提法,認為這是暴露了政策制定者的思維局限。

  他反問:“為什麼前幾年就不要大衆創業,這幾年又要大衆創業?一個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要搞成像政治運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