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研發模式比俄更成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2 14:55:47


中國的科研及創新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連續兩年超過2%。
  中評社香港12月2日電/北京已打造起俄羅斯一直夢寐以求的鼓勵創新的社會體系。在中國,近80%的科研支出由企業投入。反觀俄羅斯,在創新及現代化方面的逾八成投入來自聯邦預算。

  俄羅斯《獨立報》11月25日載文《中式現代化較俄式更成功》,文章說,中國的科研及創新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連續兩年超過2%。2014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逾1.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9.9%。其中,近85%的經費用於試驗發展領域,近11%用於應用研究領域,其餘則花在基礎研究方面。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研發經費的來源。中國的研發經費中,企業承擔了近80%,約15%來自政府屬研究機構,其餘則由高校負擔。

  中國科研經費的增長主要依靠企業投資。中國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關曉靜對此進行了解讀,認為企業對研發經費增長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

  而在俄羅斯,研發資金來源構成與中國截然相反。俄政府分析機構先前發布的報告稱,科研方面的大部分支出由國家承擔,2010年至2012年間,聯邦預算撥款占到國內研發總經費的約80%,2013年更高達88%。

  然而,在研發經費占GDP比重方面,莫斯科要顯著落後於中國及其他很多國家。11月1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面向2030年》向全球發布,勾勒了未來的科學發展前景。報告中提及,俄2013年的研發支出僅占GDP的1.12%,2003年曾達到過1.29%。2003年至2013年,俄研發支出占GDP的比例呈不斷下降趨勢。

  2009年,梅德韋傑夫宣布要對俄經濟實施現代化改革,并列舉了5大優先發展方向:核能、信息技術、醫療制藥、太空、能源利用效率。此後,俄政府多次強調現代化及創新發展,呼籲實施出口多元化,擺脫對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依賴。然而,俄現有的研發資金來源格局顯然只會令它逐步失去在武器等高科技產品市場上的傳統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