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如何防範熔斷風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6 09:08:16


 
  不過,股市熔斷,中國經濟情況和人們的信心不足都遠沒有壞到“斷裂”的程度。去年12月,雖處冬季的北京卻已開始“播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及全國改革和發展工作會議接踵而至,為來年的經濟發展布局定調。其中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提出五大任務:去產能、化庫存、降杠杆、壓成本、補短板。而這,也是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的機遇與挑戰:

  ——盡管“去產能”可能會影響到地方GDP的增長,甚至掀起工人的新一輪失業潮,但隨著產能過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國高層已經下定決心要“去”。只不過,這個“去”并非簡單做減法,而是調整結構,加快轉型,或是將過剩的產能輸出去。

  ——當中國房地產進入結構性衰退期,當部分一二綫城市房地產持續繁榮遇到三四綫城市面臨“庫存壓力”時,加快農民工進城成了法寶。

  ——從泛亞交易所兌付危機,到e租寶高大形象的瞬間倒塌,再到金賽銀理財事件的持續發酵……亟待化解的政府債務風險,急需規範的民間金融行為,都在考驗著中國高層的智慧。

  ——在這個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時代,降低廣大中小企業成本無非有二:銀行降息、減稅降費。當然,這也可能成為“雙刃劍”,畢竟會削弱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

  ——至於“補短板”,在供給側方面發力,就是補消費的短板。這些年,中國民衆的收入快速增長,卻造就了到海外買買買的“土豪”,這說明中國居民需要品質供給。還有,中央政府需打破行業壟斷,挖掘出醫療、交通、教育、通訊等領域的潛在的供給。

  股市一次熔斷并非預示著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也會熔斷,但卻警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風險。它表明中國經濟改革并非單獨某一領域,而是需要頂層設計,多領域全方位同步推進,在保持經濟增速平穩的同時將金融風險牢牢控制在最低限度。這樣,斷了一次“保險絲”卻可接續經濟的未來,便不足大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