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時機選擇不對 中企海外收購發展不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2 16:22:29


  中評社香港2月22日電/過去失敗的陰影困擾著中國的新并購者。迄今為止,中國大多數海外收購案進展不順。相關公司在糟糕的時機對石油、礦業及金融領域投下大賭注。最近的交易與往常有些不同,比如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以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Syngenta),但困難依然存在。

  美國《紐約時報》2月18日載文《中企海外收購發展不順:大多時機選擇不對》,文章說,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迄今為止,中國買主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之外完成的20筆最大交易中,有13筆交易涉及自然資源。國有石油巨頭中石化、中海油及中石油參與了其中九筆交易。另外四筆是由國家支持的金屬、油田服務、化學及投資公司開展的。

  自這些交易達成以來,油價下跌了一半以上。中海油在以1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尼克森(Nexen)之後,努力克服洩露問題,逃離也門內戰,在加拿大難以處理的油砂中提取原油也十分棘手。

  除了大宗商品外,其他商品的記錄也沒好多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金融危機陷入深淵前對摩根士丹利及黑石集團進行投資。中國三峽集團向葡萄牙EDP公司投資35億美元,而該公司目前的股價比投資時少了五分之一。自2014年進行投資以來,在香港上市的萬洲國際(WH Group)的市值自2014年流通以來跌了大約三分之一,這說明該公司以71億美元進軍美國豬肉產業的事已經無法引起投資人的興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