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困難重重:中國經濟達成目標并不容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1 10:04:11


中國經濟化解過剩產能是一場硬仗
  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中國領導層在3月5日開幕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正式提出了在2020年之前保持年平均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的目標。在世界強烈意識到中國風險的背景下,描繪出通過產能過剩的化解等“供給端改革”來提高經濟效率的道路。面臨經濟停滯的困難局面難免長期化,就業的惡化等情況令人擔憂。

  《日本經濟新聞》3月6日載文《中國經濟達成目標并不容易》,文章說,“加快發展新經濟”,中國總理李克強在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使之成為新增長的火車頭。但現狀似乎是“新經濟”的培育還沒頭緒,拖經濟後腿的“舊經濟”的清理也仍然沒有著落。

淘汰僵屍企業

  制造業的產能過剩和無法創造收益的“僵屍企業”是“舊經濟”的代表案例。由於2008年雷曼危機後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對策,很多產業存在3~4成的過剩產能。效率低下的企業生存下來,難以提供消費者需要的商品和服務。這正在影響經濟增長。

  中國領導層提倡的是“供給端改革”,是通過減稅等措施減輕企業負擔,同時對“舊經濟”動刀。李克強明確表示化解鋼鐵和煤炭的產能過剩以及淘汰“僵屍企業”。由此可見,中國終於為解決長期的結構問題而展開行動。

  但是道路并不平坦。

  在河南省一家國有煤礦工作的40多歲男性最近每月只上班1、2天。由於煤炭價格下跌,企業業績惡化。在國有企業,不會被很快解雇,但今後這種“隱性失業”將不斷增加。甚至是中國政府也認為,僅煤炭和鋼鐵業就將產生180萬過剩人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