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企海外并購須防重蹈日本覆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7 00:34:08


 
  回望30年前的日報,曾自詡控制逾3290億美元美國各銀行業資產(占總量14%),并持有美國30%至40%的國債,甚至於紐約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與日本有關。這也曾經讓日本人備感驕傲。

  然而1985年起情勢逆轉。美、日、英、德、法五國簽訂“廣場協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幹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隨之日元大幅升值,熱錢湧入,此後4年,每年日股以30%速度飈漲、房地價以15%上衝,出口卻出現衰退。很多公司虧損或破產,不得不變賣海外資產應急,投資血本無歸,此後日本開始了“失落的十年”,迄今未完全恢複元氣。

  有陰謀論者則認為,日本的血淚教訓歸咎於美國的陰謀策略,設計出金融“吸星大法”,閃轉騰挪將日資留在美國。但把所有原因都歸咎外部,顯得日本公司當年的應對失誤才是其“失落十年”的罪魁。日本拒絕用專業顧問去做估值、盡調、談判的工作,只是憑感覺行事,導致收購海外資產時花了過高的溢價。

  從目前的并購戰中,我們很難斷言,中國或許已經踏上了日本當年走過的道路。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中資在海外大舉開疆辟土,并購“炫耀式”資產的心態不可謂絲毫沒有,而不合理高價收購、帶非經濟目的的并購案例也屢屢出現,也為未來10年埋下了風險的種子。因此中國政商各界,必須了解日本的那段“海淘”歷史,“出航”須更謹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