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借米其林東風,提升中國“軟食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3 21:41:04


米其林中國宣布,米其林指南將正式來到中國大陸,首站選擇在擁有諸多出色酒店與餐廳的城市—上海。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17日,美食界的聖經米其林終於宣布將正式登錄中國大陸,首站選址上海。這是繼新加坡和韓國首爾之後,米其林指南今年進駐亞洲城市的又一新標杆。至此,中國成為為全球第28個、亞洲第5個米其林指南發布國家,屆時上海將與巴黎、紐約、東京等其他國際大都市一樣經過米其林指南國際化標准評審。此後每年更新的《米其林指南上海》將讓本地美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為上海餐飲業、旅游業的發展助力。

  美國《僑報》5月19日載文《借米其林東風,提升“軟食力”》,文章說,衆所周知,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八大菜系千變萬化,以食養生,色香味俱全。它直接影響到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然而,中餐作為世界上最好的菜系之一,長期以來在西方人眼中卻是廉價、低等的形象。與之相反的,日本在2012年取代法國成為世界上米其林三星餐館最多的國家,獲譽世界美食之都。中國大陸遲遲未能與米其林結緣,其根本原因在於中西方餐飲文化的差異。西方人講究的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食物選材清清楚楚,調味料的計量、烹飪的溫度等都有精確的計量,但中餐是以“味”為先,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并無無定量定式,一切依賴於厨師掌握火候的能力。因此,要以西方飲食文化為根基的米其林標准來評估中餐,勢必會有許多矛盾和碰撞。

  解決矛盾的有效途徑是了解。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深入連接,中餐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越來越多地被世界了解并接受。如今,全世界有超過1/4的人口都在吃中餐,而且越來越多的外國政要與中餐結緣。法國前總統希拉克、薩科齊、美國前總統老布什、英國首相卡梅倫等都把品嘗中國特色美食作為其訪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也在客觀上傳播了中餐的美譽度、知名度。2009 年,《米其林指南》的推出香港澳門篇 ,真正為《米其林指南》進入中國大陸敲開大門。

  毫不誇張地說,一家餐廳獲得米其林星星,就相當於被重點標注標到美食地圖上。米其林進駐中國大陸,無疑為中國餐飲文化的國際傳播又增添了一條陽光大道。中國的知名餐飲品牌,尤其是承載中餐文化傳承的老字號更應該積極調整完善,在保證自身特色的同時尋求與國際標准融合的途徑,爭取到更多的米其林星星,以“食”力提升中國軟實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