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內蒙古風電偷走北京大風導致霧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8 11:50:57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內蒙古風電偷走北京大風導致霧霾,地溝油比砒霜要毒100倍,石油焦是霧霾罪魁禍首……面對這些“論斷”,非專業人士可能都會莫衷一是,有些人就稀裡糊塗地相信了。其實,這些都是謠言。

  謠言年年有,這些年特別多,環保領域也不例外,而且涉及方方面面。

  環保謠言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這麼有市場,該如何遏制其傳播?記者採訪了各方專家。

  謠言刺痛公眾神經

  對環境問題的強烈關注,與環保專業性結合,易形成“社會流瀑”

  什麼是謠言?

  “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途徑傳播的言論,就是謠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說,謠言最根本的一個特點,是不符合事實。在傳統社會中,謠言通過人與人口耳相傳,一傳十十傳百。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後,謠言借助網絡平台實現傳播效率的飛躍,傳得快、傳得遠,這是過去所有傳播方式所不具備的。

  “環境問題複雜多變,涉及多個學科,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知識性。”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說,遇到突發事件,又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就會產生種種猜測,很多猜測似是而非、不脛而走。有些謠言影響有限,但有些謠言就會造成社會恐慌,影響社會正常秩序。有些謠言有指向性,比如霧霾相關的謠言,還會影響環境治理,危害不容小覷。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唐傑認為,謠言可能帶來兩個層面的危害:一是侵害個人、群體或組織的合法權益;二是影響經濟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行。

  “煤炭平均含硫量1.4%,進口高硫石油焦含硫高達5.5%—7%。燒石油焦,每年向大氣多釋放了30萬—50萬噸硫磺,這不霧霾才奇怪呢。”前不久,一篇題為《霧霾真相——進口高硫石油焦》在互聯網鋪天蓋地傳開,文章將矛頭對准石油焦,似乎石油焦是霧霾的罪魁禍首。

  隨後,情況發生反轉,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有關負責人表示,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作為石油副產品的石油焦在中國產量很低,使用量也非常有限,把石油焦當作霧霾罪魁禍首的論斷,既不準確也不符合實際。那篇文章是徹徹底底的謠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