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乒亞錦賽失利 回顧世乒賽“爆發”歷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4 08:14:08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杜塞爾多夫世乒賽已經展開正賽爭奪。出征前總教練劉國梁提到,因為不久前亞錦賽的失利,讓很多人更期待這一屆世乒賽。縱觀隊史,中國隊之所以長盛不衰,其實正是緣於失利後能馬上打一場翻身仗。

  1995年天津世乒賽

  津門大捷 從此拒絕低穀期

  在中國乒乓球歷史上,1995年天津世乒賽具有劃時代意義。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男隊陷入歷史最低穀,從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賽時起,連續三屆無緣斯韋思林杯。

  當時,少帥蔡振華率隊逐步縮小與瑞典隊的差距。天津世錦賽男團的陣容中,王濤領銜,劉國梁和孔令輝都是小將。5月8日的中瑞決賽,第一單打王濤首盤失利;天津人馬文革隨後2比1戰勝佩爾森,將總比分扳平;關鍵的第三盤,蔡振華大膽起用的“秘密武器”丁鬆將卡爾鬆斬落馬下;而王濤在決勝盤擊敗佩爾森後倒地慶祝,中國隊重新捧起斯韋思林杯,也開啓了津門大捷的序幕。自此,球場內奏響的國歌都是《義勇軍進行曲》,全國掀起新一輪乒乓熱潮,國乒至今都沒有經歷過大的低穀期。

  2001年大阪世乒賽

  七救賽點 劉國正的成名戲

  敗走天津,瑞典男乒已有走下坡路的征兆。但5年後在吉隆坡,他們仍給了當時如日中天的中國隊最後一擊,拿走了“小球時代”最後一個世乒賽男團冠軍。決賽中,此前對老瓦從未有敗績的劉國梁打頭炮,也首次輸球。背上心理包袱的他第五盤被佩爾森逆轉,只能目送對手奪冠。彼時的劉國梁已經過了球員生涯的巔峰期。因為40毫米大球粉墨登場,他的膠皮、技術都要改,這對已實現“大滿貫”成就的運動員可謂傷筋動骨。悉尼奧運會後,劉國梁淡出國際賽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