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211到“雙一流” 換湯不換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5 10:27:37


  中評社香港9月25日電/中國教育部9月21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這標志著官方沿用了20多年的211、985工程正式終結,中國大學進入“雙一流”時代。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25日載文《從211到“雙一流” 換湯不換藥?》,文章說,1995年,中國國務院批准啓動211工程。211的含義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宣告,中國要有若幹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官方隨後發布教育振興行動計劃,“985工程”正式啓動。

  截至“雙一流”名單發布前,中國共有211大學116所,985大學39所。其中,既是211又是985的大學29所。對於官方來說,211大學和學科屬於重點扶持對象,985大學更是瞄准世界一流大學的重中之重。

  但是,中國有2800多所高校,要擠進100多所211、尤其是不到40所985大學的名單,當然非常不易。

  由於211、985強調學校的規模和學科帶頭人,許多大學只能通過兼并其他學校,擴張辦學規模,重金聘請知名學者等方式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中國大學招生數量迅速膨脹,在校大學生從1996年不到97萬人,猛增到2015年的3700萬人。

  211、985對中國大學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政府撥款。政府撥款是各類大學的主要經濟來源,2015年,211、985大學拿走全國近70%科研經費。這種嚴重傾斜的撥款方式固然讓211、985大學“不差錢”,但對大多數邁不進211、985門檻的大學來說,只能繼續積貧積弱,勉強維持。也就是說,211、985工程在提升一部分大學辦學條件的同時,也加深了中國大學的兩極分化,實際上對整體高校發展起到了某種“殺貧濟富”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