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大有可為
http://www.CRNTT.com   2019-03-04 08:41:34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和支柱,財政發揮著“定海神針”作用。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董碧娟評論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率先大幅減稅降費,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等組合措施,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8年,積極財政政策表現更加亮眼。比如,下調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等多項減稅措施,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約1.3萬億元。減稅規模及其占GDP比重在全世界首屈一指。2018年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8.7%,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和較快進度,強有力地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改革。

  當前,從宏觀層面看,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在微觀層面,諸多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對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呼聲較高。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文章指出,由此,今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應大有可為——

  如何加力?必須在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和支出力度上雙管齊下。今年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走出了今年減稅降費“先手棋”,推出一批小微企業減稅措施。全國納稅企業總數的95%以上都能享受到此次減稅利好,這體現了今年減稅降費“加力”的重要方式——提高普惠度。相關部門也正在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此外,財政支出力度也將加大,並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支持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和補齊短板。

  怎樣提效?必須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要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一方面,要增加對脫貧攻堅、“三農”、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投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取消低效無效支出。此外,要化解財政收入放緩與剛性支出之間的矛盾,提高積極財政政策的效能,還必須要抓住預算績效管理這個“牛鼻子”。要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文章認為,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必須要處理好兩對關係。

  一是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一方面要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更好發揮專項債對穩投資、促消費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規範政府債務管理,既要確保地方政府債券不出風險,也要嚴格控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過程中,更多通過市場化手段,發揮好財政政策“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貴在齊心合力推進落實。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過程中,各地各部門面對改革的難點和痛點,不僅要扛住壓力、戰勝挑戰,更得要準確、快速、高效地傳導和執行各項政策。相信在共同努力下,積極財政政策這枚“定海神針”將釋放出更加強勁的能量,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