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缺疫苗怒火狂燒 劉兆隆:蔡政府進退維谷
http://www.CRNTT.com   2021-06-03 00:27:56


劉兆隆。(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彰化6月3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疫苗缺乏,民進黨採購疫苗效率不彰,又不積極開放地方及民間自主採購,引發民怨爆棚。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教授劉兆隆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綠營在疫苗處理的態度顯示出外部採購有困難,但又不想失掉防疫話語權,導致民怨燒上來的時候,進退維谷,若無法迅速控制疫情,8月份的公投、2022地方選舉皆不容樂觀。

  劉兆隆,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台灣文官學院特聘講座等。研究專長在中國大陸問題與兩岸關係、政治經濟學、台灣政治經濟發展、台灣政治發展等。

  台灣疫情蔓延,新冠肺炎疫苗卻短缺,但蔡政府不願輕易放手讓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採購,“擋”民間自購疫苗、護航台產疫苗的“炒股”流言甚囂塵上,民怨怒火爆棚,近期包括蔡英文、民進黨中央甚至是綠營民代的臉書留言都是一片罵聲,綠營政治聲望陷入重大危機。

  針對疫苗缺乏對綠營所造成的政治效應,劉兆隆表示,從民調表現來看,民進黨方面的數字持續探底,因為確診人數增加、死亡人數增加,從先前國際疫情嚴峻的時候,各國政府的民調都會有類似表現,近日印度莫迪政府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所以對政府而言,在面對疫情嚴峻,又無法迅速控制的時候,政治聲望必然會下墜,那接下來就看蔡政府能否止跌回升,又或者是一蹶不振。

  劉兆隆指出,綠營聲望要止跌回升唯一的方式只有,在很短的時間內控制疫情,比如說透過封城、全面普篩或者是疫苗注射等措施,迅速穩定疫情,然而不管是封城或是普篩,都是兩面刃,官方不會輕易嘗試,所以疫苗能否到位就變成第一關鍵。

  可是,劉兆隆表示,從民進黨處理疫苗的態度可以發現,顯然官方對外部採購疫苗的力道不足、能力有限,但又不能因此失掉防疫話語權,所以面對地方採購疫苗的聲浪,態度消極保守,而唯一較能掌握的只有本土疫苗,因此可以發現蔡政府扶植本土疫苗的態度相對積極,但百姓已不耐等待,民怨怒火向上延燒,讓民進黨官方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疫苗缺口無法迅速彌補,對民進黨絕對是壞消息,劉兆隆說,因為眾怒難息,必然重挫綠營的政治聲望,近期很多國民黨籍的縣市長,都趁勢表態願意自主採購疫苗,圍困民進黨官方,其實藍營首長一方面是堆疊自我的政治聲望,同時也在為自己的選情自救,因為疫情嚴峻,首長都必須出面表態,唯有如此,才能對選民有交代。

  因此,綠營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就落入窘境,尤其綠營縣市長,不可能跟黨中央對槓,只能逆來順受,假如疫苗無法迅速到位,首長又無所作為,2022地方選舉,民進黨的表現肯定無法樂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