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不應哄騙歐洲盟友對抗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21-11-10 11:45:08


 
美國遏華造成安全後果

  另一方面,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反應方式已經對歐洲大陸產生了明確的安全後果。來自華盛頓過去三屆政府的所有跡象都讓歐洲領導人擔心美國對歐洲防務承諾的前途。最早在奧巴馬執政期間宣布的“轉向亞洲”政策也許是特朗普政府傲慢自大的那幾年裡跨大西洋關系中唯一得到延續的要點。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甚至揚言要中止與英國的情報合作,理由是英國的5G網絡使用了中國電信設備。他還正式宣布從德國調走1萬軍隊部署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區”以遏制中國。

  喬•拜登仍然把注意力聚焦在中國身上。他在高級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宣稱,太平洋地區的地緣政治競爭將是美國及其歐洲盟國要共同承擔的“最重要的努力”之一。

  鑒於歐洲遏制中國的承諾并非受到確切安全利益的驅使——除了讓美國繼續穩定地駐守在歐洲,因此這種承諾不大可能改變中國的考量。但是它仍然可能對跨大西洋聯盟造成真實的破壞。

  讓幾艘護衛艦輪流游弋於“印太地區”,是歐洲人可以作出的一種低成本、象征性的“貢獻”,以便安撫美國,同時推遲為更充分地承擔自身防禦所需付出的必要犧牲。

  與中國進行某種形式的安全競爭在可預見的未來必定會主導美國的議程。北約不應被動地等待太平洋地區的一場危機吸引美國,從而使歐洲毫無防禦能力,而應走向一種地緣政治分工,即歐洲大國發展自主的軍事能力。當然,歐洲人自己要為竭力謀求美國的安全保證,卻沒有針對不斷變化的安全局面作出艱難調整的做法承擔責任。美國應當小心不要哄騙歐洲盟國采取對抗中國的象征性行動,同時錯誤地相信華盛頓將會永遠待在歐洲以便把它們從危險中“解救出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