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潮設計師 重奪審美話語權
http://www.CRNTT.com   2022-02-07 19:06:23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據大公報報道,身穿國潮服飾,臉上是柳葉眉點絳唇,耳機裡播放國風音樂,手裡拿著文創食品飲料……如今,“國潮”已然成為最流行的時尚文化。第五個中國品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潮搜索熱度十年上漲了528%。《大公報》記者走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正在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商品裡,國風潮流逐漸滲入到消費者的衣、食、飾、用等方方面面。

  一邊是Forever 21、GAP、H&M等國際快時尚品牌的閉店關門,一邊是中國李寧、波司登、UBRAS等中國品牌的加速擴張,看似傳統的服裝行業正在迎來巨變。如果說“Made in China”此前只是價廉物美的代名詞,那麼在如今的服裝市場裡,上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羽絨服、數千元的西裝外套、幾百元的女性內衣正在用熱銷改變著它的定義。不拚價格拚質感,中國服裝品牌登上世界舞台。\大公報記者 俞晝杭州報道

  “中國有全世界最好的供應鏈和生產線,為什麼不能設計出世界上最頂尖的服裝?”帶著這個疑問,國際超模呂燕一腳跨入時裝界,成立了設計師品牌COMME MOI。從2013年品牌運行之初的三人小作坊,到現在擁有近百人的團隊。截至上月,COMME MOI在中國已進駐13個城市,擁有17家直營門店。

  供應鏈反應快 三天全線換季

  “我曾經與某商場的招商負責人在辦公室就爭了起來。”呂燕回憶道,當時她看中了位於一樓的邊櫃,但招商部門卻表示“本土品牌只能在二樓及以上開店”,因為一樓要留給國際品牌。

  “事實上,中國設計師品牌無論是成衣剪裁還是生產標準都可圈可點,設計理念也更貼近國人需求,近年來已愈發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認可。”呂燕坦言,她身邊的國際同行們都十分羨慕中國服裝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國外的服裝品牌完成訂貨後,就很難去調配臨時需要上架的款式,一旦市場發生變化,他們就只能乾著急。但是在中國,如果天氣突然轉冷了,三天之內COMME MOI就可以上線秋冬款的服飾。”

  “COMME MOI的法語原意是‘像我一樣’,一群生活在都市裡,需要在多重角色中轉換的現代獨立女性。”品牌的第一批服飾經好友、時尚評論人唐霜介紹,在買手店“長作棟梁”上架銷售。最開始一個星期,一件也賣不出去。正當呂燕有些心灰意冷時,突然間銷售就開始火了,店員們開始不斷地給呂燕的團隊打電話要求補貨,好的單月甚至能做到近百萬的營業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