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毋庸置疑:中國仍是歐洲企業的機遇沃土
http://www.CRNTT.com   2022-06-04 10:20:16


遊客登上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觀光。新華社記者陳愛平攝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二季度增速明顯下滑。5月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別為49.6和47.8,雖較4月雙雙回升,但仍都處於收縮區間。盡管遭遇經濟困難,但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依舊不減,中國貿促會報告顯示,72.1%的外企在中國增資幅度超過5%,上海是疫情反彈重災區,仍有42.6%的外企將長三角地區作為未來投資的主要區域。

  法國《歐洲時報》6月3日載文《中國仍是歐洲企業的機遇沃土》,文章說,上海疫情造成大量制造業停產減產,商業和交通受限。上海是中國經濟中心,上海經濟停滯還給中國各地區,特別是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造成了嚴重影響,使中國經濟增速從3月開始出現明顯下滑。全球通脹、俄烏衝突等因素給中國對外貿易造成幹擾,作為中國外貿重要樞紐的上海又一度無法正常運轉,使得中國外貿受阻,部分關鍵供應鏈斷裂。

  面臨內外多重壓力,中國推出“穩經濟33條”,幫助企業紓困,助力經濟恢複。“穩經濟33條”措施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包括增加退稅,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企業延緩社保繳費政策延續到年底,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等。第二類是刺激經濟增長的,為穩定增長,中國今年實施了鼓勵消費、財政和貨幣刺激等政策。要加快經濟恢複,就必須加大這些政策的力度,“穩經濟33條”中的放寬汽車限購,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加速引水灌溉、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政策就是為了加大刺激力度。第三類是穩定經濟運行秩序,促進供應鏈修複的,比如取消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通行限制,增加1500億元民航應急貸款等。為了幫助外企恢複經營,中國還將增加國內外航班,方便外企人員往來。

  “穩經濟33條”把幫助企業脫困作為優先事項,在救助企業的同時,又兼顧促增長和穩供應。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疫情,當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經濟已走出了最低穀。隨著經濟運行恢複和政策效率釋放,中國經濟將迎來觸底反彈,歐洲金融界對中國經濟走勢非常敏感,不少銀行、投資公司已在為擴大在中國投資做准備。瑞銀就認為“中國股市的估值具有吸引力”,原因是由於政策的支持力度正在增強,對房地產和科技等困難行業提供針對性支撑。歐洲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法國Amundi也看好中國股市,尤其青睞非必需消費品、工業和醫療保健等板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