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市場信號或令美聯儲按兵不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17 10:41:05


美國失業率已降至5.1%,比美聯儲6月預料的時間早了一年。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的職責不在股市,而在於就業、產出、通脹這些實體經濟領域。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但有時市場會向美聯儲傳遞關於實體經濟的重要信號,現在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美聯儲周三和周四舉行政策會議,考慮是否加息、何時加息。決策者在會上的一項重要考量就是要不要暫時觀望以弄清最近股市、債市、匯市動蕩是否預示全球經濟將出現始料未及的麻煩。

  經濟數據描繪了強勁的美國經濟圖景,儘管通脹未達到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失業率已降至5.1%,比美聯儲6月預料的時間早了一年。而且經調整後,美國第一季度的經濟萎縮也被大體抹消,上半年經濟增速折合成年率似乎達到2.2%,略高於美國長期潛在經濟增速。

  但市場的混亂狀態讓美聯儲有理由再等上六到13周的時間,然後再開始上調2008年以來一直為零的利率。

  市場價格本身的變動是一個原因,雖然價格變化目前還沒有給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造成影響,但可能很快就會了。

  今年美元升值、股價下跌導致財富減少以及高風險公司債收益率上升等現象都說明,未來一年的經濟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都將低於美聯儲6月份所預期。高盛(Goldman Sachs)認為,如果上個月出現的金融環境收緊的情況持續下去的話,就等於聯邦基金利率目標上調了75個基點。

  單 憑這一點可能還不足以讓美聯儲繼續等待。當美聯儲官員評估經濟前景時,他們還要考慮到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一利好經濟增長的因素。

  市場價格或令美聯儲等待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可能意味著經濟的疲弱,而經濟數據尚未反映出這一點。例如,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或許暗示出中國經濟增速前景也變得暗淡,從而導致出向中國輸出產品的巴西和印尼等國的經濟前景惡化。

  儘管美聯儲並不認為自己是“全球的央行”,但它也清楚,全球的不利因素可能借道貿易或金融紐帶蔓延至美國。在1998年8月俄羅斯違約之後,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宣布,在整個世界所面臨的壓力驟增的情況下,美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很快美聯儲便宣布降息。

  股市和債市波動性加劇也可能暗示出,金融市場易受到攻擊,而未來可能會有破壞力更強的衝擊發生。若果真如此,現在加息就可能嚴重加大衝擊所造成的損害,特別是在如果美聯儲無法盡快認識到衝擊的影響、在改變政策方面又遲遲不能下定決心的情況下。

  波動性加劇究竟只是一過性事件,還是會演變成更加嚴重的衝擊(比如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接下來數周裡美聯儲對此做出判斷的信心將大大提高。

  有許多先例證明等待是明智之舉。比如在2013年5月份,美聯儲發出了將開始放慢新債購買步伐的信號。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債券收益率大幅上漲,在9月份,美聯儲出乎市場意料地決定不縮減購債規模,等待更長的時間考察由購債規模縮減所引發的市場恐慌是否對經濟造成了不利影響。由於未造成不利影響,美聯儲在12月份採取行動、縮減了購債規模。

  雖然這些例子顯示出等待的價值,但並不能證明等待無需付出代價。每個月,美聯儲都在等待啟動利率正常化的時機,如果經濟實際上沒有受到近期劇烈波動的影響,則其完成這項工作的時間將被縮短。美聯儲更希望行動盡可能地緩慢。

  失業率目前已處於美聯儲估計的正常水平,低於這一水平,勞動力將出現短缺,工資和物價壓力將會增大。失業率在12月份前可能跌破5%。正如摩根大通(J.P. Morgan)的費羅利(Michael Feroli)所言,六周時間並非那麼重要,但微小的推遲加在一起,可能導致政策遠遠落後於經濟形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