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南部的種族主義為何根深蒂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9 10:50:09


 
  在美國歷史中,種族主義貫穿了整個南部的發展,它成為美國南方重要的社會文化特征。種族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白人處於優越地位,非裔服從白人。種族主義最早來源於南方白人對不斷增加的非裔的恐懼和優越的種族意識。在美國殖民地時期,非裔奴隸並非當時的社會問題。1619年,非裔奴隸開始進入美國南部地區,當時數量並不多。1648年,弗吉尼亞州只有300名非裔奴隸,而英裔白人有15000人。但從1681年起,北美殖民地的非洲奴隸的數量開始逐步增加,占當時勞動力的4%。到了1715年後,北美大陸的非裔數量大規模增加,這讓當時的白人感到了恐慌。這一問題在美國南部比較突出,如在馬里蘭州、弗吉尼亞州,非裔人口都達到了30%-40%。18世紀中期,南卡羅萊納州的的非裔人口甚至超過了白人。白人擔心私有財產被侵犯,開始運用武力保護自己的財產。

  1739年南卡羅萊納州的史唐諾事件和1859年的弗吉尼亞州的約翰·布朗事件加劇了南方白人對非裔的恐懼感。白人農場主在警告自己奴隸安分守己的同時,也發展起了民兵制度和巡邏制度。每一個種植園主就是一個小的軍事組織,美國南方由此形成了武力的傳統。為培養軍事人才,一些軍事機構也建立起來,例如弗吉尼亞州和南卡羅萊納州的軍事研究機構。

  奴隸制度被廢除後,南方白人長期的種族優越感以及對非裔的敵視,導致19世紀末美國產生了種族極端主義。此思想認為非裔最終會在北美大陸消失,美國不需要為非裔提供任何生活空間。之後美國南方白人充滿了對非裔的歧視和厭惡之情。諸如在20世紀50年代,北卡羅萊納州的一個38歲的白人佃農告訴媒體,他的家人在農場辛勤工作,希望能擁有土地;但是他們的非裔鄰居既不努力工作,也不關注土地的事情;非裔鄰居生活不衛生,每個月才洗一次澡。這個白人佃農支持種族隔離制度,原因是基於個人的榮譽和自豪而不是皮膚的顔色。佃農的妻子也支持種族隔離制度,她不讓自己9歲的女兒和非裔鄰居8歲的小孩玩耍。理由是如果這樣做,自己的土地租借者就不會尊重他們。在她看來,只有貧窮白人的孩子才和非裔小孩玩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