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西方拉攏下,印度將會怎樣迎合
http://www.CRNTT.com   2022-07-07 10:45:27


 

  二是在防務上,隨著俄烏衝突對俄印防務合作負面衝擊的日益顯現,叠加美西方對印的集體誘壓,莫迪政府開始認真思考對俄軍事過度依賴所導致的安全問題。依據2021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2021年國際武器轉讓趨勢》報告,儘管2011~2021年間印自俄進口的武器總額仍占印進口武器總額的絕大部分,但俄制武器占印進口武器的總比卻由69%下降到約46%。俄烏衝突爆發後,俄方的武器零部件出口開始出現斷供現象。以最先進的蘇-30MKI戰機為例,印國防部近期曾表示,反映蘇-30MKI機隊達到戰備要求程度的戰備率已下降到60%左右。若俄烏衝突持續及美西方對俄制裁長期化,該戰機的戰備率甚至有跌破50%的危險。因此,印度弱化對俄軍備依賴已由外交策略轉變為印防務現代化與國家軍事安全之必需。這就意味著,印將不得不擴大對美西方先進武器裝備的進口。實際上,美西方國家已積極向印伸出橄欖枝。3月下旬,美國副國務卿紐蘭在訪印期間曾對印方承諾,美及其盟友可提供印方所需防務供應,以助印擺脫對俄防務依賴。與此同時,印度也在努力實現國防領域的“自力更生”,即用“印度製造”替代“俄羅斯製造”。在美西方的大力幫扶與印度的努力下,印對俄在防務上的過度依賴將大幅降低,繼而大幅降低印度深化與美西方軍事合作的心理負擔與現實顧慮。假以時日,俄羅斯因素對印美(西方)關係的影響或許也會極大降低。

  三是在意識形態上,印度與美西方也在不斷打造所謂“民主價值觀”同盟。在此次美西方國家與印度的高頻外交互動的聲明文件中,可以看到對“基於共同的民主價值觀”的多次強調。實際上,長期以來,印度也確實以“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為賣點,著力經營與美西方關係,爭取美西方對印的戰略投入。因此,美西方在與印互動時也特別注意挑動印決策者在這方面的“價值共鳴”,以激發他們“捍衛民主價值體系”的“使命擔當”。

  美西方與印度戰略合作的“天花板”

  然而,中印是搬不走的鄰邦,這決定了印度難以完全倒向美西方陣營。由於當前中國的經濟體量位於世界第二,與印度相鄰的國家均有意對華發展正常友好的關係,加之近年來中國邊防基建與軍力建設突飛猛進,這些將在很大程度上對印度與美西方“聯手制華”的戰略投入與發展步伐形成有力牽制。最為重要的是,無論未來數字經濟將發展得多麼強大,都需要基礎產業進行支撐。只要中國保持並增強產業集群優勢和全產業鏈配套成本優勢,印度就將難以完全擺脫對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依賴。此外,由於當前印度近半數人口的人均年收入約為5000元人民幣,這導致印度的普通選民對生活物資價格的波動極其敏感,因此只要中國產品繼續擁有價廉物美的競爭優勢,印度各級政府就不得不出於“票選政治”的考量而進口大量中國產品——特別是用於生產其他商品和服務的關鍵中間品,因為這將有助於印度各級政府維持基本物價的相對穩定。物價穩則票倉穩,票倉穩則執政地位穩。此外,莫迪政府出於對中國可能對印採取“政策性”限供或斷供的擔心,也難以徹底倒向美西方陣營與其“抱團反華”。事實上,對印度而言,維持中印關係的“有限衝突性”最利於其在中美之間搞“制衡”,繼而自美西方國家套取最大限度的戰略紅利,可一旦印度對華走向全面對抗,印度將難以承受由此帶來的戰略損耗,也難以指望美西方為其“兩肋插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