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土耳其想與中國保持微妙平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8 14:13:13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7月3日,南開大學和土耳其葉迪特佩大學簽署共建孔子學院協議,這將是土耳其第四所孔子學院。在土耳其,記者有時可以看到半官方的阿納多盧通訊社、安卡拉通訊社記者從北京、上海等地發回的稿子,關注的是兩會、中國外交、經濟等話題。但總的來說,土媒平時更關心歐洲和周邊國家的消息,偶爾有關中國的報道也是轉載西方的報道。

  據一位與土耳其某旅行社合作15年的中國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中國赴土耳其旅行的人逐年增多,今年很有可能突破50萬人次,相當於去年的三倍,很多人是“深度游”。土耳其今年3月對中國公民實行電子簽證,幾乎是“免簽並不免費”,加上《花兒與少年》土耳其之行等明星真人秀節目的熱播,土耳其游很受歡迎。今年7月至9月的赴土機票基本售罄。

  這名經常去土耳其的旅遊業負責人表示,在土耳其,除了有“泛突厥主義”思想的人,普通民眾對中國沒有敵意,一些媒體對新疆進行歪曲報道,就是蠱惑人心。與他合作的土耳其旅行社和土“中文導游協會”的人告訴他,遊行鬧事的只有兩三百人,這樣的行為不得人心,因為遊行在土耳其很常見,因此警方管控有時不太嚴。

  北京大學土耳其問題專家昝濤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土耳其最近的反華示威規模雖然不大,但聲勢和敏感性確實又不小,而且這種現象時不時就會冒頭。昝濤認為,這與土耳其社會固有的“泛突厥主義”“泛伊斯蘭主義”和西化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都有關係。但他強調,反華不是土政府或土主流社會的基本態度,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土歷屆政府基本上都重視對華關係,對雙邊關係持積極和建設性態度,這一點是兩國關係的主流;一般的土耳其民眾對中國人非常熱情和友好,這也是土耳其人的一個顯著特點。

  昝濤認為,土耳其社會很多元,確實存在出於歷史、種族、宗教、人權、意識形態、經貿不平衡等多種原因和偏見而對中國不友好的個人、組織或團體,這也是我們必須承認的,偏見大部分情況下很難糾正。他建議說:“只靠政府做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加強民間交流和公共外交非常重要。”

“過度干預”毀了土耳其聲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