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媒評論:美國煽動反華民粹需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3-07-15 11:16:57


  中評社香港7月15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即將訪華,顯示出近段時間以來,中美高層級互動交流增加的態勢。不過,如今的中美關係已無法從單一維度理解,而是往往包含多種複雜因素。比如日前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的訪華之旅,既有一定建設性的正面影響,也不乏“鞠躬”和“飯局”這樣的小插曲。

  在美國,耶倫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見時禮節性鞠躬的畫面,遭到部分美國媒體及網民的口誅筆伐。這些美國聲音指責耶倫對華“軟弱”,有美國前官員甚至喊出“從來、永遠、永遠……美國官員不會低頭”的過激之語。

  在中國,耶倫與幾位中國年輕女性經濟學者餐敘的畫面,在互聯網上引發了一些“崇美”的爭議。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不少媒體對美國這些自上而下的偏激反應視而不見,反倒追著中國少數網民的評論打“民粹”的板子。

  首先,必須看清的是這些中國互聯網上的爭議與美國上演的“譴責耶倫”,性質截然不同。在中國,批評這次餐敘的聲音,僅來自一部分網民。無論是官方還是非官方媒體,拋開帖文上的名單基本全錯這一點不談,普遍認為餐敘作為正常的公共外交,無可厚非。反觀美國,“譴責耶倫”的聲音不僅有普通網民,還包括媒體及部分精英人士。究竟“民粹”的板子更適合打在哪裡,相信不言自明。

  耶倫既非“友華派”,也非“反華派”,而是學者型的專業主義人士。她出於對美國經濟前景的務實考量,認為有必要與中方進行溝通,並身體力行,這點是得到中方認可的。不過,即便如耶倫這般相對中立色彩的政界人士,也遭到美國國內反華輿論的侵襲,足見中美關係近年出現困難的根源何在。美國相當部分的政界精英,出於意識形態偏見的慣性,抑或是製造敵手、獲取選票的需要,煽動了對華負面輿論。如今,連美國國內的務實人士,亦受其擾。

  美國近年以赤裸的霸權態度對待中國,更多中國精英看到了更多面的美國,這也是國民心態趨於成熟的表現。一方面,他們反對美國的霸權遏華,希望中國得到美方公正、平等的對待;另一方面,他們深知中國仍要走全球化道路,堅持對外開放,因此與美方可交流者進行交流,也是一種必要。

  縱觀全球網絡生態,極端的網民聲音哪裡都有,不獨是某一國、某一地區的特殊現象。從這樣的聲音中拎出幾條,就給國家整體貼上標籤,加以批判,顯然是片面的,要麼便是刻意為之。要看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果關係,更要看社會不同剖面。筆者認為,“民粹”的板子不適合打中國身上,反而是美國煽動反華民粹的精英,需要好好反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