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藍的“維持現狀”論不足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06 13:37:31  


泛藍立委將「兩岸維持現狀法草案」排入議程。
  中評社訊╱題:泛藍的“維持現狀”論不足恃 作者:盧卡爾(香港),美國律師。

  阿扁發動廢統的風波,吹皺一池春水,屢籲統獨休兵的馬英九不禁也惹起了“台獨是選項”的是非。隨著2008年的趨近,台灣島內統獨之爭勢將愈演愈烈,泛藍絕難規避,不如及時認真琢磨深耕己方的兩岸論述,以抵擋乃至導轉綠營來勢洶洶的獨派路線圖。
   
  泛藍迄今的兩岸論述,一言敝之,是所謂的“維持現狀”論,國民黨如是說,親民黨亦如是說,宋楚瑜最新推出“維持現狀法”的構想恰可為証。由於台灣多年來的民調一直清楚顯示有穩定過半的選民支持或傾向於“維持現狀”的立場,泛藍更視之如法寶,對之非常執著。然而,泛藍為何還是輸了2000年及2004年的大選?面對2008年,這法寶是否會再失靈?去年三合一選舉國民黨之所以勝出,誠如馬英九承認乃主因民進黨的重大弊案,而且三合一本屬地方選舉,議題不涉兩岸關係。故根據這些記錄,特別因為泛藍向稱比綠營更勝任於處理兩岸關係,“維持現狀”論在泛藍的現實政治上之作用可說是若非有過、亦當難稱有功。
    
  目標不明

  按泛藍一貫的定義,要維持者乃所謂“不統不獨”之現狀。何謂“不統不獨”則未見清楚界定,無非就是指“中華民國”憲法包納下的現狀,在兩岸關係上便是所謂“九二共識”下的“一中各表”混沌狀態。
  
  中華民國憲法歷經這麼多年的時空剝離,其本身確有諸多不切現實和不合時宜的架構和條文。針對綠營的詰難,泛藍當有難圓其說之苦,似乎只能將其以供若神明的方式來衛護。然這種做法是否真能說服特別是在藍綠中間遊移的選民誠堪疑。而十幾年前國共所營造出“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姑且不論其是否已與兩岸尤其是台灣島內的形勢脫節,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根本相互關係全無實質著墨,泛藍辯論起來又豈不能不支吾其辭。
  
  可見泛藍“維持現狀”論的內涵貧乏,更非顛撲不破者,況且不如其他方面恰都各有更鮮明目標之“維持現狀”論。

  首先是阿扁即便廢統後已沒有“一沒有”的“四不”,尚不至更改“中華民國”國號;若然,則其辯稱維護“中華民國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現狀之說法要與泛藍雷同。然不同於藍營之無所作為,綠營是打著藍旗反藍旗,維持現狀是假,改變現狀是真,用意毫不含糊。

  其次是美國反對兩岸單邊特別是藉非和平方式來改變現狀,主要目標在針對大陸。因美國有“制華”的長期顧慮,戰略上必最傾向綠營,儘管在戰術上不得不最遷就大陸一方。相形之下,泛藍空有吻合美國立場的“維持現狀”論,卻必最不受美方之青睞乃是注定無法改變的現實。

  最後是大陸近年來對台由“促統” 轉向 “反獨”的重心變換,亦不失是一種維持現狀的做法。大陸有太多大計在身,尤不願見台海多事,當然主觀上也就希望兩岸保持現狀。然泛藍若遲遲不能執政,大陸當局非無可能捨藍取綠來作為交手的對象,屆時泛藍於兩岸問題上僅存的優勢必然更被削弱,單憑“維持現狀”論未足保証當然獨佔代表台灣向大陸一方溝通之話語權。

  相較這諸多維持現狀論的版本,泛藍的目標最不明確,做法亦最不進取。承平而論,美國作為最強勢的既得利益者,最有理由和資格論“維持現狀”,大陸則次之。台灣作為現實最不利之一方,奢論“維持現狀”委實過於保守無為,總難振奮人心以開創台灣最有利的前途。泛藍若不改這種錯將“維持現狀”論捧為至寶之心態,其之難成大事當可斷言。

  “改良現狀”

  泛藍“維持現狀”論依馬英九的最新解釋,不統不獨的現狀可長達數世代,稱之亦是“五十年不變”必不為過。眼看綠營那廂已烽火連天,藍營這廂尚還慢條斯理,雙方氣勢銳鈍立分。

  泛藍“維持現狀”論由於目標不明,執行上更難有章法,故馬英九最近乃先有“終極統一”論、後有所謂“台獨是選項”論的失措表現。統獨休兵論猶如鴕鳥政策,要來的擋不住,反自廢武功,怎不只能捱打?

  如此保守無為的“維持現狀”論在民調上之廣被接納實乃假象,莫非肇因於一般對統獨立場的分類有誤所致。因在邏輯上,統獨以外,“不統不獨”非唯一所餘選擇,尚應還有“又統又獨”的第四選擇。此二者正反之間,效應迥異:“不統不獨”必與統獨兩勢力直接相衝;“又統又獨”則恰可替統獨二方各取所需,而收整合集成之效。在不贊成統、獨者之中,若有此選擇,應有很多都會支持這種“又統又獨”經改良後之積極現狀,而非所謂單純“不統不獨”之消極現狀。

  何謂“又統又獨”之積極現狀?“又統”當然是指有比港澳模式遠為寛鬆的一定形式之聯合;“又獨”在本質上則當然大有別於台獨基本教義派式的設想、及有別於嚴格“一國兩制”的模式,是兩岸在最大範圍內的分中有合或合中有分。為此,在台灣一方最關鍵的是要設法說服大陸方面對台灣儘量“欲取先予”、給台灣亟需的自我認同和活動空間,同時要宣導島內一般民眾深切瞭解到台灣前途之決定斷不能罔顧大陸方面的立場。“維持現狀”論既但求現狀之維持,於此二方面自當疏於極盡其能之表現。
  
  大陸當局自去年314之後,對台即欲“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然軟較硬的可操作空間顯然遠為大。胡錦濤的“四決不”只決不和台獨妥協;換言之,和非台獨就可妥協。泛藍肯定是非台獨,則妥協空間必存。去年達成的胡連願景固是好起頭,然隨後所引導出諸如農產品免稅銷陸、包機直航、贈熊猫等之事務性交流,於改善兩岸形勢方面並無大補。兩岸關係問題出在政治方面的關係,而政治問題必須經由政治方法解決,棄政治而就其他途徑基本都屬捨本逐末之舉。
  
  為兩岸的政治問題正本清源,泛藍不是苦為“中華民國”找出路嗎?而大陸方面於此難道絕無妥協之餘地嗎?舉例而言,台灣以適當名義參與WHO此一議題豈非不可大加發揮?泛藍和大陸雙方若能就此等政治性議題開誠佈公尋求有大格局的實質突破,必有助其取得執政權,兩岸關係亦可步上坦途;否則,若雙方在大問題上全無默契,如剛出爐的“十一五”規劃報告直言“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的倒退﹝或太前進﹞口號式表態時而出現,妥協空間不增反減,既不助反害泛藍之處境和機會,兩岸關係亦只會原地踏步甚乃倒行。經營兩岸關係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責成兩岸形勢長期之未能撥雲見青天,就泛藍可操之在我的部分而言,不圖大作為的“維持現狀”論誠難脫其咎。 
    
  整軍待發

  馬英九新領泛藍本當大有作為、直指2008年之勝利,然他過去個人的成功不足倚仗,“馬英九現象”之光環非不可褪袪。事實上,最新民調已顯示有六成比例不贊許馬於阿扁廢統風波一事上自相矛盾之發言和作為。2008年大選關係到台灣前途大勢,泛藍只顧拼民生議題之意圖必不果。藍綠路線鬥爭不但不會休兵,反必更烈,泛藍必須加大警惕和做好充分準備,絕不容習焉不察與因循守舊,實就應從好好檢討所謂之“維持現狀”論著手。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6年4月號,總第100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