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岸主要政黨的「不等邊三角」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17 16:34:34  



  然而當前這一切,都已並正在繼續迅速的變化之中。應該看到,祖國大陸在「文革」後,早已調整了政策,糾正了「左」的偏差,實行了改革開放路線。正因為這樣,短短的二十餘年已使中國大地迅速改變了面貌。中國的和平崛起,其影響是巨大的,不僅會影響到國際,也必然會影響到兩岸關係。尤其是自去年以來,以胡錦濤總書記為代表的中央領導集體,在對台工作上所推行的新思路、新政策和新做法,更使得兩岸關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和新局面。而反觀台灣,由於民進黨執行的「台獨」路線,大搞政治和意識形態掛帥,使得台灣經濟下滑,社會沉淪,弊案連連,黑幕重重,人心浮動,治安惡化,人民生活每況愈下。民進黨自二○○四年立委選舉失利後,又於去年底的縣市長選舉遭受重挫,目前陳水扁政權的日子很不好過。

  筆者認為,儘管目前兩岸的形勢很好,但在可預見的將來,共產黨和民進黨圍繞台灣前途的鬥爭還會繼續下去。民進黨對於目前的失敗絕不會善罷甘休,陳水扁發表的新年「元旦文告」和「春節談話」,就是對祖國大陸和中共充滿「火藥味」的挑釁,人們絕不可盲目樂觀。新的一年又將是新的鬥爭的開始。

  國民黨與民進黨

  台灣自一九八七年七月宣佈解除「黨禁」以來,迄已成立一百多個政黨,真所謂「群雄割據,山頭林立」。然從實際情況看,祇有以國民黨為代表的藍色政黨,和以民進党為代表的綠色政黨,才是台灣最具規模、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兩大政黨。這是兩個從政治目標到權力掌控上都完全對立的政黨。

  國民黨「反共不反華」,它在歷史上與共產黨長期存在著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矛盾,但因為它們畢竟都是愛國主義政黨,因而如今在反對「台獨」分裂勢力上,又與共產黨有著共同的理念和立場,這是很自然的,也是民進黨逼出來的。而民進黨則相反,它是要搞「台獨」的,「台獨」必反華,反華必反共。所以「反共又反華」。這是如今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根本區別。

  民進黨於一九八六年九月成立,為表示其在政治上與國民黨的不同,乃與一九九一年十月五屆一次代表大會通過「台獨黨綱」,即主張「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一九九九年五月八屆二次代表大會再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強調台灣已「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任何對此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這表面上是後退,實際上是比原「台獨黨綱」更露骨、更嚴重的「台獨」主張的宣示。

  在民進黨內,有很多並不是真正的「台獨」,有所謂「目的性台獨」和「手段性台獨」之分。後者是絕大部分,但上了「賊船」之後,又會假戲真唱,甚至弄假成真了。不過,仍然存在可變性。

  在「目的性台獨」中,又有「激進台獨」和「漸進台獨」之分。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台灣團結聯盟)為「激進台獨」,陳水扁所屬的民進黨為「漸進台獨」。然而這中間並沒有隔著一道萬里長城,種種跡象表明,目前陳水扁正在向政治上激進的「台聯黨」靠近。

  對國民黨來說,也是有很多歷史教訓的。正是國民黨在台灣的長期執政中,為民進黨的產生和發展培育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比如,接管台灣時,由於軍紀敗壞,破壞了台灣同胞對祖國的「美好憧憬」;長期的專制獨裁統治,剝奪了台灣同胞的實際參政權;近半個世紀的反共拒和政策和反共教育,割斷了兩岸中國人的血肉聯繫;尤其是一度長期竊據國民黨主席要職的李登輝,直接間接,明裡暗裡,給了民進黨以很多支持和幫助,連台灣媒體都說「民進黨是喝國民黨的奶水長大的」。

  歷史就是這樣捉弄人:如今國民黨在台灣的政治對立面,實際上就是它自己培養和扶植起來的民進黨。

  二○○○年大選,在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的一手操縱和運作下,民進黨以選票形式奪取了政權,國民黨淪為在野黨;二○○四年大選,民進黨的陳水扁又在「兩顆子彈」的幫助下,再次勝選連任。

  在台灣藍綠兩大政黨的鬥爭中,他們又是相互聯繫和相互滲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國民黨中有人說“不排除‘獨立’為選項”,民進黨中也有人說“不排除‘統一’為選項”。然而這都是雙方陣營中各存在有「淺藍」和「淺綠」的原因。真正的「深藍」和「深綠」一般則是比較堅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台灣島內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鬥爭主要是「深藍」和「深綠」的鬥爭。

  人們本已對國民黨逐漸失望了。然自去年以來,國民黨在連戰主席主導下,調整了兩岸政策,連宋相繼訪問大陸成功,氣勢為之一振。接著國民黨在新任主席馬英九主導下,以民主形式,通過改革、整合和改造,使島內民眾眾耳目一新。加上民進黨執政以來的腐敗、沉淪和墮落,實已達到天怒人怨、使人不堪忍受的程度。於是,人們又把希望寄託在國民黨身上。

  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是有國際背景的。從歷史上看,國民黨一直是親美反共而不反中,退踞台灣後大體上仍然如此。而民進黨則不同,為實現分裂主義路線,「有奶便是娘」,既靠美又靠日,時而著重靠美,時而著重靠日。近年由於中美關係有改善,台當局的「激獨」路線也並不符合美國利益,因而已將視線逐漸和更多地移向日本。日本出於自身政治利益的考慮,也給了台當局以很多的配合。陳水扁在兩岸關係上製造緊張,小泉純一郎也在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上頻頻製造中日矛盾,兩者實際是相互配合和相互呼應的。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值得海峽兩岸全體中國人民的應有警惕!

  總的看,目前島內的政治形勢,有利於藍營和國民黨,而不利於綠營和民進黨。陳水扁最近雖對所掌控的民進黨和行政系統,進行了人事調整,但仍問題重重,暗潮洶湧,難以平抑。國民黨和民進黨下一步還有三場「惡鬥」:二○○六年的台北和高雄兩市的「市長選舉」,二○○七年的「立法委員」選舉,二○○八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這將是島內藍、綠兩大政黨,國民黨和民進黨,爭奪主政權的「三大戰役」,究竟鹿死誰手?人們會拭目以待,也會抱著一種新的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