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激進化轉向的標誌
--“正常國家決議文”評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3 11:35:56  



  “正常國家決議文”對明年“大選”的影響

  (一)促進民進黨內“激進派”和“務實派”整合

  今年5月民進黨初選讓黨內“務實派”與“激進派”的政治分歧擴大,“務實派”認為台灣的民主化是一種“有效自決”的過程,所以台灣已是一個獨立國家,沒有必要再宣佈獨立。“激進派”認為,雖然主權已屬於台灣人民,但尚需“法理獨立”、加入聯合國,才算是正常獨立國家。(8)雙方分歧的擴大讓“泛綠支持者對參選人的凝聚力不足”。(9)

  “正常國家決議文”在一定程度上整合這兩種不同意見,它一方面認為“台灣已是一個獨立國家”,這與“務實派”的觀點接近;另一方面又認為“中華民國體制不正常”,必須進一步推動“正名制憲”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又是向“激進派”的觀點靠近。所以,“正常國家決議文”通過“台灣已經獨立,但尚未正常化”的論述整合了“務實派”和“激進派”的政治分歧。“正常國家決議文”在“中常會”通過後,起草小組召集人蔡同榮表示,“基本教義派”也可以接受這個版本,“不會再出來開記者會反對”。(10)

  (二)促使謝長廷偏離“和解共生”、“憲法一中”主張

  “正常國家決議文”規定了民進黨要“從‘命運共同體’的台灣認同出發,強化台灣意識,建立台灣主體性”,通過“正名制憲”和“加入聯合國”來“建立一個正常國家”。這就將明年“總統”選舉定調“台灣主體意識”和“親中路線”的對決。陳水扁也說,“明年大選絕對是‘台灣主體’對‘終極統一’的選擇,也是‘守護台灣’與‘聯共制台’的對決”。

  “正常國家決議文”對謝長廷有很大的約束作用。謝系“立委”高建智表示,一旦民進黨全代會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縱然方向跟謝主張的有些區隔,畢竟是全黨意志,身為總統候選人,謝也會往這個方向走”。 謝長廷曾經主張“和解共生”,但是在“正常國家決議文”提出後開始轉向。謝營政策部主任林向愷就表示“2008年總統大選將是台灣主體與親中路線的對決,謝長廷的政策等思維是以台灣為主體,這也是民進黨長昌配與國民黨馬蕭配的最大根本差別”。(11)謝長廷自己也說,“台灣已經獨立,但台灣還有很多不正常的地方,包括憲法中兩岸用大陸地區、台灣地區名稱,還是一個國家。有的政黨還叫‘中國什麼黨’,這次選舉輸贏會影響到台灣是否變成中國”。(12)可見謝長廷已經放棄了“和解共生”、“憲法一中”的既有主張,而是完全被陳水扁綁架了。

  “正常國家決議文”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一)“台獨”主張開始理論化、體系化

  過去民進黨也提出一些“台獨”主張,如“住民自決”、“成立台灣共和國”,但這些多為感性訴求,缺乏理論支撐。在“正常國家決議文”中,“台獨”主張已經開始理論化和體系化。它提出了“台獨”的五大目標:國際關係正常化、憲政體制正常化、國家認同正常化、社會公義正常化、政黨競爭正常化。它還提出了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途徑:通過“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實現國際關係正常化;通過“深化民主價值,強化台灣意識”實現“正名制憲”;通過“推動本土文化與母語,落實教育台灣化”來促進台灣國家認同;通過“消除威權統治遺留的政治符號和資源分配不公”來維護社會公義;通過“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實現政黨競爭正常化。

  (二)兩岸的模糊地帶完全喪失

  “台灣前途決議文”通過承認“中華民國”和“現狀”,為兩岸關係留下了一定的模糊空間。陳水扁就是根據這個“決議文”提出了“四不承諾”;雖然他後來用“四要”來否定“四不”,但這只是政策的宣示,只要“台灣前途決議文”還在,民進黨仍有可能恢復“四不”。但“正常國家決議文”出台後,“四不”就不可能再恢復。“決議文”明確規定“正名制憲”、“舉行公民投票以彰顯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些內容一改過去在“中華民國外殼”下謀求“獨立”的模糊策略,而是明確否定了“中華民國”,否定了“公投”僅能用於防禦性目的,也否定了“四不”的政治基礎。所以即使謝長廷上台,也不可能再提“四不”承諾。兩岸的模糊空間被大大壓縮,發生直接衝撞的危險也相應提高。

  (三)島內“務實派”的政治空間被壓縮

  “正常國家決議文”通過“正名制憲”、擺脫“中華民國”、“台獨公投”等論述從根本上否定了“台灣前途決議文”。所以在民進黨內“務實派”和“激進派”的鬥爭中,“激進派”取得了實質性的勝利,而“務實派”淪為“非主流”。不僅民進黨內如此,整個島內的政治格局也是如此,在民進黨“激進派”的牽引下,一些“淺綠”群眾也逐漸接受和支持民進黨的主張;國民黨也逐漸放棄了原本的政治立場,開始向“本土”方向滑動,島內的政治光譜開始向“獨”的方向移動。整個民進黨和整個台灣社會都被陳水扁綁架,呈現出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傾向,這既傷害了台灣社會,也傷害了兩岸關係。

  (四)以“台灣主體性”限制兩岸交流將成為民進黨的長期政策主張

  “正常國家決議文”規定“經濟發展應以國家安全、社會公義與永續發展為前提”,具體到兩岸政策就是“兩岸開放性”要以“台灣主體性”為前提條件。這與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完全一致,所以陳水扁才會充滿自信地說,他“不認為台灣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經貿政策在明年之後會有怎樣的大改變”。謝營相關人士也表示,謝長廷的“競選政策白皮書”在兩岸政策方面,“基本上仍將延續李登輝、陳水扁之台灣主體性的基調,不會有太大的差別”。(13)

  “正常國家決議文”標誌著民進黨徹底拋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的“務實台獨”路線,而採取激進路線。“正名制憲”、“獨立公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成為民進黨的基本主張,而不再是陳水扁的個人政見。今後無論是民進黨的哪個政治人物上台執政,都必須按照“正常國家決議文”行事而難以回歸中間路線。對這個“決議文”的後續衝擊和長遠影響,海峽兩岸以及國際社會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1)梁文傑:“直接回到台獨黨綱”,台灣《中國時報》2007年5月15日。
(2)陳儀深:“台灣地位論述縂整理”,台灣《自由時報》2007年8月7日。
(3)曹長青:“正常國家決議文,去一中疑慮”,台灣《自由時報》2007年5月14日。
(4)周奕成:“以獨特取代正常”,台灣《中國時報》2007年8月29日。
(5)“謝游切割,謝營、黨中央各走各的路”,台灣《自由時報》2007年8月26日。
(6)“討論未見火爆,謝游矛盾整合”,台灣《聯合報》2007年8月28日。
(7)梁文傑:“直接回到台灣黨綱”,台灣《中國時報》2007年5月15日。
(8)範盛保:“為台灣另辟戰場”,台灣《自由時報》2007年8月27日。
(9)游錫堃:“勝選之路”,台灣《自由時報》2007年8月27日。
(10)“蔡同榮:獨派可以接受這版本”,台灣《中國時報》2007年8月28日。
(11)“謝營:台灣主體與親中路綫對決”,台灣《自由時報》2007年8月27日。
(12)“謝:別為決議文面紅耳赤”,台灣《自由時報》2007年8月26日。
(13)“謝營:台灣主體與親中路綫對決”,台灣《自由時報》2007年8月27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7年10月號,總第118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