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胡六點”的政策新意與作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4 11:40:13  


 
  5、積極、正面提出了台灣當局“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的方法。一是“對於台灣同外國開展民間性經濟文化往來的前景,可以視需要進一步協商。”二是“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這樣的主張不僅可以滿足台灣同胞參與若干國際組織的願望與需要,如參與世只衛生大會的活動等,而且也顧及了大陸內部事實上存在的若干疑慮及由此產生的阻力,即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必須是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進行,不可在國際上造成“兩個中國”或者是“一中一台”的後果。這樣,通過兩岸務實協商,2009年台灣參與世只衛生大會活動的希望就相當大了。

  6、提出了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主要路徑。主要從三方面推進:

  一是“務實探討”國家統一前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的定位,“為有利於兩岸協商談判、對彼此往來作出安排,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而要協商解決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的定位,當然避免不了需要對台灣當局的政治定位協商做出安排,這是馬英九當局一直非常堅持的,也是大陸方面需要正視也一定會給予解決的問題。

  二是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胡六點”鄭重提出“為有利於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兩岸間的軍事與安全問題是兩岸學只已經開始在探討的問題,也是兩岸民眾尤其是台灣民眾十分關心的問題,馬英九當局也曾經多次公開談論過。

  三是再次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

  “胡六點”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

  作用與積極影響

  1、“胡六點”將極大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的發展進程。它是在兩岸關係出現和平發展新機遇、兩岸“三通”基本實現、兩岸民眾期盼與國際客觀形勢使然的情勢下,大陸方面提出的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的指導性的綱領,將成為兩岸關係和平新局、尤其是開啟兩岸互動新局的新的歷史性的起點。

  2、“胡六點”解決了發展、統一與民族復興三者之間的辨證關係。在對台政策的繼承與發展、對台政策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結合、對台工作的戰略性與策略性的有機統一等方面,“胡六點”都是一個典範;尤其是正確處理好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國的完全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者之間的關係。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是中國走向完全統一的必由之路,即和平發展是和平統一的初級階段,只有實現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才能為兩岸最終的和平統一累積必需的基礎,厚植統一的動力;即“統一”要以“發展”為基礎,通過“發展”來實現“統一”的目標,把對台政策與現代化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發展放在首位,首先還是要抓住機遇提升綜合國力。當前與未來比較長時間內對台工作主要任務是發展兩岸關係,壯大推動統一的實力,為未來統一厚實基礎。而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也將有助於兩岸的和平統一,祖國的完全統一可以在民族的振興中得到實現。這樣的新論述必將使大陸的改革開放及其成就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的動力。

  3、“胡六點”是未來比較長時期內大陸對台政策的主軸。它所提出的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框架建立的思想,在兩岸和平發展的互動與互信建構的進程中,“和平”的主旋律與“發展”的硬道理等,都將是未來指導大陸對台工作的基本政策思路,都將貫徹到具體的對台工作措施與實踐中,並發揮相當大的作用與影響。

  4、“胡六點”也預示著兩岸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進入“政治對話”的新階段。大陸對台政策與對台工作推動的先後次序的趨向似乎也有從目前的“先經濟後政治”發展過度到“政治與經濟並重”,如此,兩岸間的政治對話與接觸勢必可以期待,甚至兩岸軍事方面的信心措施也可能開始建立,兩岸“全方位接觸與談判”的時代也隱然成型。儘管可能還是會出現若干曲折,但和平發展方向已然確立,和平發展局面已經開啟,和平發展潮流不可阻擋。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9年2月號,總第13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