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面向未來的兩岸關係走向與兩岸傳播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1 15:47:45  


 
  兩岸“九二共識”達成已有20年,不能僅僅停留在“一中各表”階段,而要與時俱進,有所發展。馬英九在其第二屆任期就職儀式上提出“一國兩區”新主張,中共十八大也將“一中框架”列入大會文件,如果兩岸繼續深化“一中”共識,只要不背離“一中”原則,那麼,任何搭建“一中”實驗性框架、探尋統一前制度安排的措施都應當被允許。

  兩岸實現“三通”後,人員往來密切,經貿合作逐漸增多。大交流帶來大合作,大合作又促進兩岸關係大發展,逐漸形成誰也離不開誰的經濟、文化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使台灣融入祖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來。在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大發展中,要讓台灣同胞切實感到做一個中國人遠比僅做一個台灣人要好得多,讓他們體認統一不可怕,統一不是讓他們失去什麼,而是讓他們得到的更多更好。新時期兩岸傳播的內容創新,宜從長遠角度進行議程設置。其關鍵字應包括:以經促統,以學促統,以文促統,以史促統,以情促統,等等。

  以經促統、以學促統是海峽兩岸不斷加深的經貿往來的必然結果。新世紀以來,隨著兩岸經貿交流的促進和發展,以經濟、學業促政治,增加彼此間的瞭解和信任,增進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正在形成。隨著祖國大陸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不僅產生巨大的消費市場,資金需求也日益擴大,客觀上形成“台灣經濟發展腹地”的效應。另一方面,由於島內投資環境和國際經濟蕭條的影響,島內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日漸突顯,導致台灣資金、技術和人才轉投祖國大陸的態勢不可逆轉。近幾年,如何到祖國大陸投資、置業、購房、旅遊以及求學等等,已經成為台灣中產階級以上階層甚為關注的話題。

  大陸方面的報道今後應當更多更及時地溝通海峽兩岸經貿信息,從台灣民眾切身利益、從台商思維和行動的角度出發,從其子女求學、事業發展和生存環境幾方面談與祖國大陸交流合作的優勢,從而以關心民生的立意拉近傳受距離。這樣的傳播內容能夠以小視角揭示大道理:即兩岸經貿往來勢不可擋,從祖國大陸創業發展關係到台灣下一代的福祉。報道不要直白地詮釋主題,而要點到為止,實質性信息包裹在話語裡面,讓受眾去思忖、去解析。這種通過調動受眾思考、聯想才能最終完成傳播意圖的表現方式,是大陸媒體當前需要學習掌握的國際化傳播技巧。

  以文促統,就是通過發掘傳統文化,傳播具有兩岸共同價值觀的儒釋道文化、媽祖文化、民族文化藝術、中華傳統美德等,促進同宗同源的文化認同。我們要繼續擴大文化交流,密切民間往來,團結轉化綠營人士,增進民族認同。

  以史促統則是通過講述兩岸民眾不怕流血犧牲、攜手禦敵的歷史故事,加固兩岸的紐帶關係和共同話語。2005年9月3日,祖國大陸舉辦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發表講話時指出:“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⑭這段講話首次承認國共兩黨共同領導了抗日戰爭,一個負責正面戰場,一個負責敵後戰場,而且把國民黨放在前面。這是正視歷史表現。講話發表後,得到台灣方面的積極回應。10月29日,馬英九在台北舉行的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60周年紀念學術討論會上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現在連北京的胡錦濤總書記也肯定國民黨領導抗戰的功績了。”他就此批評民進黨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說道:“台灣地位不是未定,而是已定,早在開羅會議上,國際上就肯定了台灣是中國的領土,應該歸還中國。”正視歷史,承認歷史,有助於建立兩岸的互信與認同。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於次年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佔台灣及澎湖列島。但台灣民眾“義不臣倭”,沒有屈服於日本的殖民統治;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台灣同胞不僅在島內抗日,還有5萬多人渡海翻山,回到祖國大陸參戰,為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尊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此追溯300多年,台灣民眾在祖國大陸支持下,同荷蘭、西班牙殖民者進行過長期的浴血鬥爭,產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些人和事同樣構築了中華民族的脊樑,是中國認同的歷史基因。

  由於政治方面的原因,近二三十年,在台灣島內,“中國人”這個概念慢慢發生了某種變異。現在,台灣民眾更偏向於使用“華人”一詞來替代“中國人”。其實,“華人”和“中國人”譯成英文都是一個詞(CHINESE)。是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了嗎?大多數不是。如果你問一位台灣遊客是哪裡人,他必答“台灣人”;如果你再追加一句:“哦,不是中國人”,對方則會反對。這說明,台灣民眾在內心深處還是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員的,內心深處中華文化的情結揮之不去,只是“中國人”在島內具有某種政治意味時,他們才選擇自己是“華人”的說法以自保。

  自1991年5月台灣當局終止所謂“動員戡亂時期”以來,台灣人已經習慣生活在一個自主的社會裡,“民主”已經滲透到他們的生活狀態中。在他們的腦海裡,“統一”不是至高無上的信條,其上還有更為崇高的理想,還有更加神聖的評判,那就是公平與正義。“統一”應當與文明並行,它所帶來的,應當是更加民主、更加開放、更具包容性的社會,是讓居住在中華大地的所有同胞都過上富足、安寧、有尊嚴的生活。無論生活在海峽這邊還是那邊,都擁有同一片藍天和陽光,都享受同樣的幸福和自由。展望未來,只有當兩岸人民對未來的憧憬達到高度一致,當大多數同胞都覺得繼續維繫兩個政權成本過高而價值極低的時候,“統一”的光芒才會普照神州疆域。

  溫家寶2010年3月在“兩會”答記者問時說,兩岸是兄弟,“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這段話很好地解釋了以情促統的涵義。2012年3月22日,胡錦濤會見吳伯雄時指出,兩岸雖然還沒有統一,但中國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吳伯雄表示,台灣與大陸血脈相連,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兩岸同屬一中,歷史文化脈絡不可割斷,“台灣意識”決不同於“台獨意識”。他認為海峽兩岸溝通、交流的橋樑有兩座,第一座是經濟的,第二座是文化的,“經濟的合作是像手攜手,文化的交流像心連心”。胡吳會兼具有極高的政治意義,這是兩黨首次在高層對話中,共同確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也是多年來國民黨高層首次重申“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進一步加強了兩岸和平發展的互信基礎。

  我們要用務實有效的傳播,增加兩岸同胞的瞭解和認同,加深“命運共同體”的認識,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共同享用發展成果。凡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都要盡最大努力做好。新時期的兩岸傳播,既要正視島內現狀,又要充分考慮正在發展的積極因素,以台灣民眾能夠理解且樂意接受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釋放祖國大陸的善意、誠意和情意;化解恩怨,化解隔閡,化解矛盾;增進兩岸文化交流,傳承和發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子孫後代都以接受中華文化的洗禮為榮;強化親情,強化友情,強化胞情,弘揚海峽兩岸血脈傳承、情同手足的紐帶關係;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樑和機制,切實保護台灣同胞權益,維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的共同家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促進兩岸同胞和諧相處、和平發展、合作雙贏,最終促成民族統一大業。

  註釋

  ①資料來源: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www.mac.gov.tw/2001-3

  ②轉引自石勇:《2010年台灣統派勢力活動情況綜述》,wenku.baidu.com/view/2011-3-16

  ③參見《何時談統一?大陸官員:台灣民眾支持時談》,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05-12-21

  ④參見《馬安撫中間派暗示不見胡總》,www.hket.com/eti/article/9f00cbaa-6487-4d/2012-1-13

  ⑤參見楊天石:在中國政法大學《燕山大講堂》的演講,2010年9月11日與北京。

  ⑥龍應台:《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觀連宋訪大陸有感》,《中國時報》,2005年5月25日,A13版。

  ⑦參見龍應台:《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觀連宋訪大陸有感》,《中國時報》,2005年5月25日,A13版。

  ⑧章念馳:《“十八大”前話兩岸關係》,[香港]《中國評論》,2012年11月號。

  ⑨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6-87頁。

  ⑩資料來源: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http://www.twnic.net.tw/about/about_01.htm/2010-4-2

  ⑪《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19_22132.html

  ⑫中國評論通訊社(簡稱中評社),2005年5月在香港註冊成立,6月3日正式發稿,是第一家面向大中華地區的數位化網絡通訊社。其下轄的中國評論新聞網(簡稱中評網)已經成為兩岸三地及海外有影響的深度新聞網站。

  ⑬參見李希光等:《媒體的力量》,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184頁。

  ⑭胡錦濤:《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9-3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5月號,總第18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