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決定兩岸關係架構的兩對基本矛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7 11:24:02


 
  市場關係與非市場關係化

  兩岸關係與兩德關係和南北朝鮮關係的最大不同在於,兩岸建立了密切的經濟關係,而這種經濟關係是建立在市場關係基礎上的。兩岸開始交往,是以市場關係為紐帶的。兩個德國沒有這種關係,朝鮮和韓國也沒有這種關係。

  兩岸的市場關係是建立在全球分工基礎上的。台灣上世紀六十年代加入全球分工,成為全球產業鏈的一部分。大陸在80年代也加入全球分工,成為全球產業鏈的一部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灣中小企業開始來大陸投資,建立了兩岸的經濟關係。台灣中小企業是以全球產業鏈中的勞力密集型產品供應商的角色來大陸的,利用大陸廉價的勞動力和低廉的土地,把全球產業鏈中勞力密集產品的生產帶到了大陸,兩岸的經濟關係是建立在全球分工基礎上的。因為如此,決定二者關係的是市場關係原則。市場關係原則的基礎是互利,兩岸都從這種基於市場關係的合作中獲利,台灣企業以大陸為平台,不斷發展壯大,台灣也從這種關係中不斷獲得大量的貿易順差。這種關係也成為推動大陸經濟增長的動力,推動大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加入全球產業分工的鏈條。

  兩岸之間之所以能夠在經濟上建立市場關係,是因為兩岸分別加入了全球資本主義分工鏈條,成為全球經濟的一部分,在全球經濟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並在角色分工基礎上建立起經濟關係。而德國統一前,儘管西德是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一部分,但東德屬於社會主義陣營,不在全球產業分工鏈條中,兩個德國無法以全球產業鏈條中的兩個獨立角色的身份建立經濟關係。同樣,在南北朝鮮之間,儘管韓國是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一部分,但朝鮮孤立於這個體系之外,因此,韓國和朝鮮無法以全球分工鏈條中兩個獨立角色的身份在全球產業鏈的基礎上建立市場關係。

  因為沒有市場關係,統一前的兩個德國無法建立起密切的經濟關係,也同樣由於沒有市場關係,南北朝鮮也無法建立起經濟關係。沒有經濟關係的東德和西德,與沒有經濟關係的韓國和朝鮮,因為沒有共同利益,都難以建立起穩定的雙邊關係。南北朝鮮在開城工業園區的反反復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市場關係紐帶的支持。

  二十多年來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就是因為有了建立在市場關係基礎上的強大的經濟關係,經濟關係帶動了兩岸關係的全面發展,它不僅帶動了社會交往和民間交往,也促成了海峽兩岸政治的接觸和交往。即使台灣方面在政治上偏離非國家關係期間,兩岸的交往也沒有中斷,就是因為有了在市場關係框架下的強大的經濟關係紐帶在支撐著兩岸關係。有了經濟關係,就有了共同利益,有了共同利益,就可以超越對抗,就可以和平相處,實現和平發展。具有建立在市場關係基礎上的經濟關係這是兩岸關係最大的特點,也是兩岸關係不同於統一前的兩德關係和現在的兩個朝鮮關係的最根本之處。

  儘管兩岸經濟關係建立於市場經濟基礎之上,但市場關係不是兩岸經濟關係的全部。在市場經濟關係之外,兩岸經濟關係還有非市場關係的成分。

  首先,在兩岸市場關係中,互利局限於一定範圍內,即因台商到大陸投資所產生的經濟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後果,大陸因此獲得經濟增長,資金、技術、管理知識和市場知識與對全球市場的瞭解。在兩岸經濟關係中,台灣從巨額貿易順差中獲利。但台灣對大陸企業和產品幾乎沒有開放。直到最近,隨著ECFA和隨後十幾個協議的簽訂,情況才有變化。但這種開放相對於大陸對台灣的開放也還是不對等的。

  同時,利用兩岸的非國家關係,台灣方面盡可能在與大陸經濟關係中爭取更多超出市場關係的要求和利益。這表現在ECFA和後續協議的協商過程中,台灣方面始終都在爭取優惠,也確實爭取到了很多其他國家在與大陸談判過程中不可能爭取到的利益和優惠。台灣方面的這些做法,都基於把兩岸的市場經濟關係非市場關係化。

  在大陸方面看來,兩岸是一個國家內的關係,只要台灣堅持這一點,在處理兩岸經濟關係時,大陸願意以非市場關係原則對待台灣方面的要求,在“一家人”的基礎上願意儘量考慮和滿足台灣方面提出的各種非市場關係的要求,給予台灣方面其他國家所不可能給予的利益和優惠。

  但在大陸內部,卻存在著以市場關係看待和處理兩岸經濟關係的傾向。不少政府部門和企業在兩岸經濟商談過程中,常常以市場關係來定位兩岸經濟關係,甚至反對以非市場關係處理兩岸經濟關係。當對台部門從兩岸非國家關係的基礎出發,希望以非市場關係原則處理對台經濟關係,儘量滿足台灣方面超出市場關係的各種要求時,其他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不太願意這麼做,更願意強調雙方的對等地位,尤其在兩岸對經濟合作和彼此開放市場進行協商時,這種傾向就很明顯。

  在企業層面上的合作,兩岸的企業更是以市場原則來定位雙方的關係,從各自企業的利益出發考慮雙方的合作,非市場關係因素基本不起作用。

  市場關係使兩岸的關係區別於像東西德和南北朝鮮這樣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之間的關係,非市場關係則使得兩岸不同於一般的國與國關係。

  兩對矛盾與未來兩岸關係發展

  這兩對矛盾不僅決定迄今為止的兩岸關係,也決定未來兩岸關係。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關鍵在於處理好這兩對矛盾。非國家關係是兩岸關係的基石,沒有這個基礎兩岸關係不可能和平發展。兩岸經濟上的市場關係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非市場關係更是因為有了這個基礎才有可能。沒有這個政治基礎,兩岸經濟上的市場關係就很難建立,非市場關係更是不可能。

  非國家關係與國家關係是一對不可共生的關係,任何試圖使兩岸關係國家化的企圖和做法都會動搖兩岸關係的基礎。因此,只有兩岸都堅持彼此間的非國家關係,兩岸才有可能和平發展。但兩岸關係要長遠發展,僅僅有這個基礎是不夠的。兩岸關係要長遠發展,必須消除把兩岸國家關係化的可能性,確保兩岸非國家關係的本質。但這僅僅解決了兩岸之間“不是什麼關係”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個基礎上,兩岸必須共同努力,先彌合雙方在“哪一個國家內的關係”的分歧,並進一步共同探討兩岸之間“是什麼關係”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兩岸的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市場關係與非市場關係是一對可以相容的關係。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兩岸在全球分工鏈條中的角色,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何根據新形勢,進一步推進兩岸經濟關係,需要兩岸雙方在市場關係和非市場關係都要加強。建立和加強產業與企業間的合作是兩岸經濟關係深化的關鍵,市場關係可以使兩岸企業在互利基礎上建立真正的合作,去與其他國家企業競爭。非市場關係所創造和提供的各種可能性,可以有助於強化兩岸企業基於市場原則基礎上的合作。

  同時具有市場關係與非市場關係是兩岸經濟關係的最大優勢。市場關係使得兩岸建立了沒有市場關係的南北朝鮮所無法取得的優勢,非市場關係又使兩岸經濟關係做到了純粹市場關係國家之間所做不到的事情。

  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在鞏固非國家關係基礎上,進一步在兩岸“是什麼關係”上形成共識,充分發展市場關係和非市場關係,為兩岸人民和中華民族創造最大的利益。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1月號,總第193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