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馬會”回顧:正能量、警報器與展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2 17:56:01


2015年的11月7日,“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
  中評社╱題:“‘習馬會’回顧:正能量、警報器與展望” 作者:黃宗昊(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5年的11月7日,“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會面時的歷史一握,昭示著兩岸關係邁入了新的里程碑。新聞畫面中,兩人笑容可掬,是否兩岸之間真是“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正能量

  毋庸置疑的,“習馬會”帶來了龐大的正能量,開啟了兩岸關係更上層樓的歷史機遇,在多個面向上都值得大書特書。首先,兩岸領導人直接會面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政治意涵,讓兩岸互動一路從兩會(海基會、海協會)的事務層級,上升到兩岸事務主管機關的行政層級,最終突破進入到兩岸領導人直接會面的最高層級,為這七年多來兩岸的“大交流、大發展”奠下了歷史的豐碑。

  其次,在這次“習馬會”中,雙方開誠佈公地進行交流,直接溝通了許多“深水區”的議題,包括台灣參與國際社會、大陸的軍事演習和導彈是否針對台灣等,非常富有建設性。最後,雙方決定在兩岸事務主管機關之間建立“熱線”,不僅能強化兩岸官方的直接聯繫,更能在緊急事態發生時迅速進行處置,避免雙方因溝通不足而誤判,進一步引發危機。以上這一切的進展,都已將兩岸導向簽署“和平協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方向邁進。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兩岸關係的美好願景,都是在兩岸共同接受“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才可能發生。台灣在2016年要舉行選舉,綠營的蔡英文有很大機會上台執政,當前兩岸關係的前提在未來很可能不復存在。北京對此有何想法?“習馬會”的舉行又和台灣即將來臨的政局變動有何關連?

  時機的奧秘

  一個解讀“習馬會”的重要視角,就是思考北京同意舉行“習馬會”的策略考量。其實台灣方面想推動兩岸領導人會面早已不是秘密,幕僚作業也已進行多時,但北京遲遲沒有點頭,關鍵在於雙方會面時的身份和場合。在身份考量上,究竟是應該中央對地方,還是雙方完全平等?在場合考量上,究竟應該在國內見還是國外見?又或是在什麼樣的國際場合見?這些問題雙方難有交集,使得兩岸領導人會面只能不斷延宕。

  本來長期卡關的問題,卻在近期出現重大進展,北京爽快地做出讓步,不僅同意兩岸完全平等,並且選擇在“九二共識”的起源地-新加坡舉行,延續了前人“汪辜會談”的傳統,因而也深具意義。“習馬會”能成行,最耐人尋味的就是“時機”的選擇,既在馬當局即將卸任之際,又在台灣面臨2016年的選舉之前。北京突然的神來之筆,究竟想藉此傳達出什麼訊息?

  有觀點認為,北京在台灣的2016年選舉之前促成“習馬會”,是想將選戰的主軸導向兩岸關係,並藉由北京的加持拉抬藍營低迷的選情。但自“太陽花學運”以來,在特定的意識形態操弄下,島內的“反中”情緒高漲,明明大利於兩岸的“習馬會”,也被扣上“黑箱”、“賣台”的帽子,連馬英九事後欲赴立法院說明亦不可得。由此可見,“習馬會”在當前台灣的民粹氛圍下,明顯是“叫好不叫座”,對藍營選情的拉抬有其侷限。

  北京對此可能的發展應該有所掌握,但仍毅然促成兩岸領導人會面,顯見拉藍營的選情並非主要考量。另方面,馬當局爭取“習馬會”多時,北京在最後關頭終於鬆口,可說是藉由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頒給了馬英九個人一座“終身成就獎”,以及馬當局全體一座“執政紀念獎”。無論是個人或全體,獲獎理由應該是:堅持“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馬當局即將卸任,對台灣未來政局的影響力日趨式微,又不受當前島內的主流民意歡迎,北京對此自然心知肚明。或許馬當局在台灣的施政有誤,甚至在島內為“千夫所指”,但從北京看來,畢竟做對了關鍵一事,就是堅持“九二共識”、帶來兩岸和平發展。站在歷史“大是大非”的立場,北京展現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透過首次兩岸領導人會面予以肯定,也讓馬當局藉由“習馬會”贏得念茲在茲的歷史定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