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近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特徵及對統一的經驗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7-11-30 17:31:17


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大陸的發展進步
  中評社╱題:近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特徵及對統一的經驗啟示 作者:徐家勇(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1980年代,在大陸改革開放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影響下,台灣島內外環境發生歷史性變化,台灣各界要求台灣當局調整大陸政策、放鬆限制的呼聲日益高漲。在內外壓力下,台灣當局被迫宣佈自1987年11月2日起,允許符合條件的台灣居民赴大陸探親。至此,長達38年之久的兩岸同胞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從1987年至今,近30年的兩岸互動過程及其各自發展變化呈現出一幅兩岸關係曲折發展的歷史場景,塑造了今天的兩岸關係格局並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繼續產生影響,對兩岸雙方尤其是大陸方面對實現國家統一的認識產生了重大影響。回顧總結過去30年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將對推動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進程帶來許多有益的經驗啟示。

  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總體面貌

  近30年來,兩岸關係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人員往來、涉外活動等各領域進行著不同程度的接觸與交往,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循序漸進直至全面互動發展的過程,總體趨勢是從隔絕走向交往、從交往走向逐步深化,但不同領域的交往發展過程存在不同特點,具有不平衡性。與此同時,大陸綜合實力不斷上升、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台灣內部政治生態發生顯著變化、“台獨”分裂勢力對國家統一的危害性上升,美國、日本等外部勢力始終不放棄插手台灣問題、干擾國家的統一大業,但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越來越趨於穩固。

  “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充分證明,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台獨‛是威脅台海和平穩定的亂源;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內在要求,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和願望。”①只要台灣方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的立場,“採取對話溝通、平等協商的方式”,“兩岸之間就沒有解不開的結、過不去的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②

  總體看,從過去30年的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中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③,大陸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並由此推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牽引著兩岸關係總體向前發展的大趨勢,在兩岸關係發展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尋找到通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的正確道路,逐步探索解決兩岸政治分歧的方式和途徑、累積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和排除外部勢力對國家統一干擾的實力和能力,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對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保持了充分信心。

  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特徵

  (一)兩岸社會人員往來、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發展。

  1987年兩岸打破隔絕狀態後,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隨之興起並迅速發展。大陸推動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的立場一以貫之。從“江八點”中“我們主張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完全應當採取實際步驟加速實現‚三通‛”,到“胡六點”中“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再到習近平總書記“宣導‚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加強交流合作”等一系列重要論述,表明大陸對於推動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立場堅定不移。

  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歷經從開始的單向交流往來到雙向交流往來再到逐步形成兩岸人民大交流格局的發展過程。2008年兩岸直航、通郵全面啟動,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從無到有、快速發展,使兩岸人民尤其是基層民眾交流更加熱絡,遍及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廣泛領域。儘管在李登輝執政中後期和陳水扁執政時期以及當前蔡英文執政屢屢破壞兩岸交流往來的基礎和氛圍,但兩岸民間交流往來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態勢並未改變。兩岸人員往來與各項交流日益擴大、深化、密切,不斷促進兩岸同胞之間的相互瞭解、理解與感情,不斷增強兩岸同胞發展兩岸關係的民意基礎,尤其是帶動形成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主流民意的局面。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同胞來大陸,1988年45萬人次,至2015年超過了549萬人次;大陸居民赴台,1988年僅幾百人次,至2015年超過了435萬人次。2016年受到台灣政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大陸居民赴台灣364.62萬人次,比2015年減少71.13萬人次。其中,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從2008年開放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但台灣居民來大陸573萬人次,仍比2015年增加30萬人次。

  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總體上不斷發展,大陸改革開放步伐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儘管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受到李登輝執政中後期和陳水扁執政時以政治手段的阻撓和干擾,但在大陸方面積極推動和兩岸工商界的努力下,兩岸經濟關係總體上不斷發展。從1978年至2007年,兩岸年貿易額從0.5億美元增長到1244.8億美元,大陸成為台灣最大的交易夥伴、出口市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2008年5月馬英九在台灣執政後,放寬對兩岸雙向投資、金融往來等方面的限制,促進兩岸經濟合作,兩岸開始了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2009年6月底,台灣開放大陸企業赴台投資,標誌著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得以實現。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台商對大陸投資穩步增長,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項目3517個,同比上升18.7%;實際使用台資金額19.6億美元,同比上升27.7%;兩岸貿易額為1796億美元,同比下降4.5%,但幅度小於同期大陸整體對外貿易水準降幅,大陸仍是台灣最大交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據台“財政部”統計資料,自2004年開始,台灣對大陸出口佔其出口總額的比重一直在40%左右。加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造福了兩岸同胞,促進了兩岸同胞交流,增進了相互瞭解。

  2016年,台灣局勢和兩岸關係發生重大變化,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對台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④。不論台灣局勢如何變化,由於兩岸同胞天然的民族、文化和感情聯繫,也由於大陸經濟發展和市場擴大的吸引力,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必將促使兩岸社會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進入一個更高層次階段,必將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與福祉,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夯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濟、社會、文化基礎,為兩岸和平統一積累更多更有利的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