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論兩岸關係的十個方面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1-03-10 13:50:07


 
  七、“統”與“獨”的問題

  歷史法理不允許台灣“獨立”。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都不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相關規定,1945年中國政府收回台灣并將其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的一個省。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國際上的唯一合法代表。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在事實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得到徹底的解決,“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已成為聯合國各成員國的普遍共識,這猶如鐵板釘釘,是不可辯駁的。

  台灣“獨立”是“選舉政治”操弄的工具。回顧1949年以來的數十年裡,台灣絕大多數民衆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從李登輝上台執政起,伴隨著“台灣主體意識”的炒作,中國人認同被李登輝解構成“新台灣人”,進而形成“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的二元對立。現今四十歲以下的台灣青年世代伴隨著教科書中“去中國化”的不良導向影響,將以往“中國大陸”的稱謂改掉,而直稱“中國”,以往熟知的“大陸同胞”,現在卻成為“另一個國家的人”……這種違背歷史認知的認同解構,純粹是政治勢力為了選舉人為惡意建構出來的。時至今日,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大陸的和平發展之時,十四億同胞都以身為中國人而引以為傲之際,唯獨部分島內民衆仍舊受到“台獨”和“主體意識”兩個魔咒的侵蝕,以致認知錯異,進而禁錮了台灣向前發展的動力。島內民衆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無可厚非,因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台灣是地區地理概念,而中國人則是國家民族概念,兩者分屬不同層面、不同性質。民進黨操弄意識形態鬥爭,人為建構“二元”認同,刻意製造“對立”,這樣衹會傷害兩岸同胞和全體中華兒女的感情,“台獨”自始至終就是一個不存基礎、無法達成、徹頭徹尾的偽命題,是充斥著謊言的政治操弄,是對廣大台灣民衆的毒化和愚弄。

  兩岸統一才是光明正道。台灣的命運掌握在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十四億兩岸同胞手裡,無論是“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的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傳統,還是從千百年鑄就的“同氣連枝、血脈天親”的民族情感來講,全體中華兒女都絕不允許台灣“獨立”,這已是淪肌浹髓的民族意識自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不願意看到國家分裂、骨肉分離。台灣與大陸相隔咫尺,唯有擁抱大陸方能乘風破浪、扶搖而上,既能使台灣在經濟社會發展上獲得更多更大的機遇,又可以在大陸的支持下拓展更廣闊的國際空間,不需要看他人眼色,不用做“二等國民”。統一是台灣唯一的選擇,更是唯一的出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兩岸統一將使我們的民族經濟、民族文化、民族自由迸發出更大的優勢與能量。兩岸同胞可以共享民族復興的榮耀,中華民族將以更加偉岸的身姿, 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八、“善”與“惡”的問題

  互釋善意,笑泯恩仇是兩岸同胞的交往之道。兩岸之間曾經塵封,有過衝突,發生過戰爭,但我們畢竟是骨肉天親的一家人,雖曾經反目卻沒有恨仇,雖往來不便卻頻生鄉愁。兩岸同胞更是破鏡盼重圓、藕斷絲緊連。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呼籲結束對峙狀態,加強人員交流往來。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1987年,蔣經國順應兩岸同胞交流的迫切願望和大勢,宣布開放台灣同胞赴大陸探親,打破台海僵局,開啓民間交流。10月15日,台灣頒行《民衆赴大陸探親辦法》。10月16日,祖國大陸頒布《關於台灣同胞來大陸探親旅游接待辦法的通知》。當時兩岸根本沒有協商溝通,但卻有著高度的默契。這一舉措,打破了塵封38年的藩籬和心防,消弭了生生分離、天各一方的人生至痛,一時間母子相見、夫妻團圓,場面凄美、讓人動容。此是人道之舉,順乎民意,深得民心。1981年,大陸提出了兩岸三通政治主張,台灣當局也加強研究,積極配合。1993年,海協會、海基會簽署《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1996年,建立兩岸直接電信業務關係。1997年,兩岸直航試點。2008年,兩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雙向、全面空中通航變為現實。兩岸務實善意之舉極大地方便兩岸同胞之間的聯繫,極大地推動了兩岸人文交流,有力地促進了兩岸商貿和市場的繁榮。同時,兩岸領導人之間,國共兩黨之間也開始了頻繁交流與互動。2005年 “胡連會”、宋楚瑜訪陸,2009年吳伯雄訪陸;尤其是2015年的“習馬會”,使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得以實現。這都是建立在共同承認“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之上的,體現了平等協商的精神。自2018年起,助力兩岸深化融合發展的 “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等相繼出台。祖國大陸持續釋放善意,極力化解陳年積怨,以求兩岸共謀發展。

  民進黨及“台獨”分裂勢力是當前製造挑撥兩岸“仇怨”的罪魁禍首。民進黨自1986年成立以來,以“台獨”為綱,排斥大陸,刻意撕裂兩岸同胞親情,在兩岸播撒仇恨的種子,製造對立和敵意。特別是四度執政後,對大陸奉行抵制政策,極盡詆毀、抹黑中共、大陸之能事,挑動“仇中仇共”的情緒,把拆除的藩籬又高高壘起。對國民黨無情的打壓掣肘,進行歷史清算,假借“轉型正義”之名,行排除異己之實,以期達到其長期施政的目的。對台灣民衆大搞綠色恐怖,通過《反滲透法》,對來陸交流、經商、就業者威言恫嚇,甚至調查開罰,製造“寒蟬效應”,限縮打壓兩岸正常交流交往,人為挑起衝突與對抗。對外部反華勢力,他們卻熱心勾連,小動作不斷,淪為任人擺布的牽綫木偶,衹為換取美國等西方反華勢力一時的慫恿和支持。

  充斥著政黨私利的所謂“愛台灣”實際上是在“害台灣”。以色列特拉維夫猶太人博物館前有段話,“全世界的猶太人對於彼此負有責任。”這種責任就是親人之間的大愛真愛。現在民進黨當局有意設置障礙阻斷台灣與大陸的聯繫,人為製造并煽動兩岸的對立情緒,把“仇大陸”作為“愛台灣”的注腳,是為政黨私利的政治操弄,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就是試金石。以疫情防控為由不讓滯留大陸的“小明”們返台,為了粉飾台灣防控的政績,減少檢測人數,提高檢測費用,甚至對擴大檢測範圍的衛生部門人員展開調查,這難道是真愛台灣?為了加深與美國的勾連,攀附與美國的關係,利用行政權力,強行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美牛進入台灣市場。民進黨所持的這種與上台前截然不同的立場觀點,難道是真愛台灣嗎?他們口中的“愛台灣”,實際上衹是選舉政治下的噱頭而已,這種口蜜腹劍的做派,哪裡是真愛台灣?完全是害台灣!

  九、“內”和“外”的問題

  兩岸中國人決定台灣前途與命運,兩岸的事應該由兩岸中國人商量著辦。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問題,依據國際法原則,中國的主權和固有疆域并沒有發生變化,台灣問題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政治分歧和武裝割據,屬於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容任何國家或外部勢力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間接干涉。外部反華勢力不願看到兩岸和平統一,在兩岸之間打下楔子、煽動對立,極盡離間之能事,可謂居心叵測、用心險惡。兄弟鬩於墻外禦其侮,兄弟不和才會給外人造成乘機漁利的機會。因此,兄弟間的分歧應該由自己來解決,而不是聽任外人的離間,甚至引狼入室、助紂為虐、主動接過外人遞過來的尖刀殘害自己的同胞。煮豆燃萁,衹能有助於仇者快親者痛。

  干涉別國內政的霸淩行徑不是經世之道。台灣問題的產生與久拖不決,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鄧小平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台灣問題說到底是美國問題。”台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插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衹有程度的不同,沒有性質的不同。除此之外,日本等國也是台灣問題的一個主要外部干擾因素。“台灣牌”一直是美日等國施壓、遏制中國發展的重要棋子。干涉別國內政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慣用伎倆,他們憑藉其龐大的經濟、軍事實力,肆無忌憚地侵略朝鮮、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國,主導煽動的顔色革命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古巴等國此起彼伏,帶給這些國家的是不斷的戰亂和仇恨。美國等西方國家試圖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經濟模式強加於人;藉口“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在國家關係中,以大欺小,以強淩弱,以富壓貧;在國際經濟合作中附加種種政治條件,如提出要合作國家實行“政治多元化”、“私有化”等作為合作的先決條件;在軍備控制和軍火出售問題上,不允許別國根據國際慣例進行正常的軍品貿易,自己卻隨心所欲地出售武器;在外交關係中,動輒“制裁”主權國家,公然違背聯合國憲章協議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劣跡斑斑、罄竹難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國際社會對此自有公論。無論美日等國如何打“台灣牌”,最終也衹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外部勢力無法阻擋兩岸統一的堅毅步伐。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隨著大陸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兩岸統一的條件也將更趨成熟。事實證明,長期以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經種種坎坷,終究還是向前邁進,祖國統一進程遭遇重重困難,終究還是向前推進,基礎性的決定因素是祖國大陸綜合實力不斷發展壯大。從經濟角度看,30多年前,台灣經濟總量占比大陸經濟總量幾乎接近50%,而如今大陸GDP穩居世界第二位,台灣GDP占大陸經濟總量衹有4%。據專家測算,目前台灣對大陸經濟依存度幾乎接近50%,大陸已是台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現在台灣經濟社會的發展根本離不開大陸市場。從軍事角度看,大陸的軍事指揮體系、武器裝備、後勤保障、動員能力等遠超台灣呈壓倒性的優勢,台灣即使有美國武器的支持,同大陸也是根本無法抗衡的。“台獨”分裂勢力寄希望於美國等外部勢力協防台灣,根本就是黃粱一夢。再強大的勢力都不可能永遠強大,西班牙葡萄牙可以被海上馬車夫荷蘭取而代之,英國無敵艦隊打敗不可一世的荷蘭船隊也可以變成美國的小跟班,美國就能保證永遠處於霸主地位嗎?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外部勢力在兩岸玩戰略平衡的時間將越來越少,空間也將越來越窄,其結果必然導致“台獨”走進死胡同。

  十、“戰”與“和”的問題

  大陸擁有應對“台獨”分裂活動的多重戰略及戰術手段。“台獨”分裂勢力一意孤行,迫使大陸更加審慎地審視并謀劃對台工作方針政策和解決台灣問題的解決方案,以牢牢把握爭取和平統一的主動權。在政治上,徹底揭穿“台獨”的本質,指出“台獨”的非法性、危害性、危險性,在讓島內民衆深度瞭解“台獨”災難性後果的同時,也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厲警告。在軍事上,通過武力施壓來震懾“台獨”,向“台獨”分裂勢力表明大陸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粉碎“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定決心,開展規模大、經常性、全方位的軍事演習,既向“台獨”勢力和國際干預勢力釋放強烈信號,又為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做好處置準備。在外交上,堅決地遏制圍堵“台獨”分裂勢力旨在破壞中國主權的行徑,打壓“台獨”聲浪和國際活動空間,爭取國際社會對大陸反獨促統正義事業的支持。在法律上,修訂《國防法》《反分裂國家法》等法律,完善軍事鬥爭的法律層面支持,條件成熟時可宣布對“台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采取嚴厲措施,包括依據反分裂國家法及刑法、國家安全法有關“分裂國家罪”等條款繩之以法,終身追責。

  不能錯判大陸“慎戰”的隱忍與耐心。面對“台獨”分裂勢力的肆意操弄和頻繁挑釁,大陸始終保持極大的耐心和克制,不僅體現在戰爭底綫的設置上,也體現在各項打壓阻遏的措施上。這不是大陸不敢為,而是不願為,是想通過釋放更大的善意、以更大的耐心去爭取增進共識、和平統一。就像家長對待一個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一樣,衹要有一分可能也要盡百分努力,想方設法、殫精竭慮讓“逆反的孩子”回歸正途。因為兩岸血脈相連、骨肉天親,無論是“熱戰”還是“冷戰”,最終都會對台灣島內兩千三百萬同胞帶來傷害和災難。一旦兵戎相見,那就是不可承受之重。儘管大陸從未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且擁有那麼多處置兩岸矛盾的策略和工具,但是不想也不會輕易地使用。“台獨”勢力和民進黨當局操弄民意,鼓噪民粹,刻意把民意引導到大陸的對立面,把民衆捆綁到同大陸決戰的“戰車”上,他們可能會天真地認為大陸不會采取雷霆手段,這其實是對大陸決心的誤判,是對大陸善意的杯葛。不要忘記,全體中華兒女的鋼鐵意志才是決定台灣問題的主流民意。

  台灣同胞需要堅定、理智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實現國家完全統一事關中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隨著大陸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兩岸實力對比的“天平”早已朝著對大陸有利的方向傾斜。加之美國在主觀上也不會為了台灣而拼盡自己的全力,所以,即使加上美國等國際因素,時間還是在中國大陸這一邊。統一衹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是兩岸有識之士對“統一大勢”的共識。搞不義之舉,大行忤逆之道,甚至吹噓所謂“不對稱戰力”,以武拒統,妄圖以一螳臂阻擋歷史前進的滾滾車輪,這衹能是自取滅亡。須知蚍蜉難撼樹,願台灣各政黨、團體和進步人士能够看清兩岸關係發展中的“實、勢、時”(即實力、大勢、時機),放棄迴避問題的鴕鳥政策,積極與大陸開展對話協商和政治談判,并就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及最終統一達成制度性安排,真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讓“戰與和”的話題永遠塵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2月號,總第27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