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詮釋“中國速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7-14 14:53:06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據解放軍報報道,7月12日,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劉洋在中國空間站又度過尋常一天。10年前,劉洋搭乘神舟九號載人飛船首次飛天,在“天宮一號”工作生活了13天。從神舟九號到神舟十四號,從短期駐留到“出差”半年,劉洋太空之旅的10年之變,濃縮著中國航天的蓬勃發展。

  習主席指出,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這10年,中國航天跨越發展,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演繹著非同凡響的“中國速度”。10年前,中國航天員離實現太空長期駐留還很遙遠;10年後,我們即將建成獨立建造、自主運營的中國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在“太空家園”服務全世界、造福全人類。

  夏夜星空,閃耀的“天宮”步履不輟。繁忙的工作之餘,劉洋透過天和核心艙的舷窗,遙望祖國。1個多月來,“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組”已經圓滿完成環境設置、物資整理、艙內維護、科學實驗等多項工作,為後續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做好准備。

  2022年,中國航天計劃發射次數將達“60+”!前所未有的密集節奏,令世人贊嘆:中國航天迎來又一個“超級航天年”。

  10年間,火箭發射工位上不斷升級的“加速時間軸”,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看得見的中國速度”——

  隨著一聲聲“點火”,一枚枚長征火箭搭載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一次次直刺蒼穹。近年來,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呈現出高密度、常態化、多樣化等特點。2021年8月,中國航天在5小時內兩次成功發射,將4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刷新發射間隔最短紀錄;2021年12月,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二號工位完成第100次發射任務——完成第一個50次發射用了22年,完成第二個50次發射卻僅用9年多。

  10年間,中國航天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這份成績單,濃縮在習主席的新年賀詞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