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風雲氣象衛星為服務全球防災減災貢獻中國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24-01-10 12:24:22


 

  台風,無一漏網;暴雨,三維“CT”式掃描;厄爾尼諾,積累氣候變量數據集……風雲氣象衛星性能優越,對各類天氣氣候事件精密監測,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著,已成為全球對地觀測網中的主力軍。

  “氣象衛星監測在短時臨近預報中作用重大。”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首席科學家李俊說,以強對流天氣為例,其生命史較短且具有明顯突發性,監測和預報難度較大。氣象衛星觀測範圍廣、干擾因素少,可以精準捕捉強對流蹤跡,助力強對流活動監測和預報。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首席科學家尼爾斯·博爾曼說,近年來,從風雲氣象衛星搭載儀器設備獲取的數據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資料同化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將衛星觀測數據與地表觀測數據相結合,可以更好地監測氣象災害及其對農業的影響。”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房世波說。

  “過去幾年,利用風雲氣象衛星遙感監測中亞地區極端乾旱事件,同時幫助研究乾旱機理和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確定受影響區域,然後幫助這些地區降低不利影響、增強氣候適應能力。”聯合國糧農組織駐烏茲別克斯坦代表桑賈爾別克·穆拉托夫說。

  服務全球用戶

  應急保障服務國家達34個

  去年11月13日,“風雲地球”國際版正式發布。這是依托風雲氣象衛星和衛星遙感技術,中國氣象局在“風雲地球”平台基礎上,專門面向國際用戶研發的衛星遙感綜合應用平台。

  據介紹,“風雲地球”國際版性能優越。一方面,可高時效獲取氣象衛星、數值預報等多源數據,快速生產定量化產品。在獲取海量數據的同時,借助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對數據進行自動化分析、挖掘和建模,智能化識別出災害性天氣和極端氣候事件。另一方面,提供包括雲圖、要素、災害事件、氣候、模式校驗等在內的5大類100多個定量化、多尺度產品,支持不同業務場景;根據不同國家和區域,配置重點關注的氣象要素、觀測區域、時間範圍等,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風雲地球”國際版剛正式對外發布不久,就接到了一單任務——為在所羅門群島舉辦的第十七屆太平洋運動會提供賽事保障服務。應所羅門群島氣象局的邀請,在選派專家前往當地的同時,中國氣象局啟動風雲四號B星以所羅門群島為中心的快掃觀測模式,利用“風雲地球”國際版提供了數十種衛星產品,為運動會順利舉辦提供了重要支撐。

  為服務國際用戶,2018年4月,中國氣象局專門建立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2023年,應急保障機制註冊國家總數達34個。

  2023年以來,風雲氣象衛星響應國際應急保障服務請求28次。觀測熱帶氣旋“洛拉”和“穆查”,為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孟加拉國等提供氣象保障服務;幫助監測阿爾及利亞北部沿海地區到突尼斯西北部密集的火點,為當地防控火災工作提供了幫助……

  繼續擴大“朋友圈”

  搭建國際衛星應用交流平台

  “風雲氣象衛星幫助我們國家水文氣象局的天氣預報員追蹤氣旋,並及時發出風暴預警。”哈薩克斯坦水文氣象局短臨天氣預報員邵列·斯馬古洛娃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