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衣帶水,千年情仇:中日兩千年交往梳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6 15:05:17  



  ●隔膜的產生——情淡如水的時代 

  元代是中華文明的一次大斷層,更是中日關係的一大轉折點。蒙古的擴張其實是遊牧文明向農耕文明第三次大衝擊。到了1271年元朝建立時,整個東亞地區只剩下了苟延殘喘的南宋和孤懸海外的日本還保持著獨立。 

  從1268年開始,蒙古先後3次遣使赴日要求建交,實際上是在勒令朝貢。執掌實權的武士政權並不買賬,甚至還斬殺元使,以示抗戰決心。1274年,平定了高麗義軍的忽必烈派出遠征軍征日,1281年滅宋後再次動員14萬大軍攻日,居然兩次橫遭颱風而敗北,日本人稱之為“文永,弘安之役”或“蒙古來襲”。依靠兩次“神風”庇佑,日本維護了民族獨立。 

  蒙古來襲導致中日關係破裂,但對於貿易的喜好似乎是所有遊牧文明或海洋文明的特性,所以民間貿易並未中斷。但這種政冷經熱的局面到了元朝滅亡,漢族掌權後,居然持續惡化。 

  此時中日兩國都處於政權的更替期:中國漢族人開始向蒙古人反擊,而日本武士也在和企圖復辟的宮廷貴族進行生死搏鬥,是為日本史上的南北朝時期。戰亂阻礙了貿易和文化交流,催生的盜匪反過來又危害貿易安全,所以,除了些大膽的學問僧,中日基本上停止了來往。 

  中國首先結束戰亂,建立明朝,光復了中華文明。但因蒙古衝擊而遭到破壞的中華朝貢體系更需要明朝修復。日本作為中華文明圈重要一環,自然受到重視,再加上現實中的倭寇問題,明朝遣使赴日交涉。然而,日本政局仍舊動盪不安。南北兩軍在各地大打出手。明使居然被血氣方剛的南朝懷良親王斬殺,此後懷良親王甚至涉嫌胡惟庸叛亂。明太祖一氣之下,竟然全面禁止對日貿易,整頓海防,清剿倭寇。 

  1391年,北朝的室町幕府統一日本。為了滿足商人階層對貿易和統治階層對中國奢侈品的需求,以及借助中國權威鞏固自身地位的政治考慮,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恢復了對華貿易,最終與永樂皇帝建立了以朝貢方式進行,且由官方嚴格控制的限制性的“勘合貿易”,一來可以增加幕府收入,二來防止倭寇渾水摸魚。勘合貿易實際上並不平等,更有利於日本。明朝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好大喜功的王朝,七下西洋到處散財,虧本賺吆喝就是明證。當時日本貿易團在華衣食住行花銷全由明朝負責,部分商品採取日本朝貢,明朝回贈的形式,但回贈品價值往往高出朝貢品很多。日本對華貿易利潤巨大,也無怪乎幕府要將貿易權控制在手上了。勘合貿易每逢明朝新帝即位,都要改簽一次,一直持續到1547年中斷。 

  在這裏不得不提到倭寇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倭寇入侵自始至終都不是日本的國家行為,而只是由職業海盜、走私商人和日本九州諸侯參與的跨境海盜集團作案。最初的倭寇也只是些打秋風的小角色,宋元時起就活動於朝鮮及中國沿海,及至日本南北朝時期,大批南朝敗兵流亡海上,加入海盜,倭寇才開始猖獗起來。這就好比中國解放戰爭導致國民黨敗兵逃入緬甸泰國,成為當地社會毒瘤一樣,責任都不應該由新政權來承擔。事實上,日本當局在清剿倭寇問題上並不含糊,曾搗毀海盜在瀨戶內海的老巢。倭寇乾脆把老巢移至中國島嶼,令陷入內戰的日本鞭長莫及。而承平日久的明朝又禦敵乏術,最糟糕的是,明朝始終沒有認清倭寇禍水實源於海禁政策。以往勘合貿易一開,倭寇活動見少;一旦關閉,複又猖狂。到了後期,倭寇成分發生變化。由於日本內戰加劇,倭寇中的浪人因為有了用武之地而離開,大批的中國走私者填補了空白。中國沿海的一些官吏和商人為利益所驅使,竟然勾結倭寇,甘為內應。實際上,後期倭寇中至少一半是中國人。曾有浙江巡撫朱紈剿倭有功,卻因嚴格執行海禁國策,竟被當地官商聯名上書朝廷,被誣下獄冤死。直至起用戚繼光和俞大猷,方於1566年平息倭亂。 

  30年後,一場大戰在中日間爆發,即萬曆朝鮮戰爭,日本稱作“文祿,慶長之役”。有人將之歸結為豐臣秀吉或日本的野心,竊以為有失精准:當時日本初定,需要的不是戰爭,而是休養生息。實際上武士階層普遍反對開戰,真正在煽風點火的是曾經資助秀吉統一日本的關西商人,譬如充當侵朝先鋒的小西行長就是常年從事對朝貿易的藥商出身。從戰爭動機來看,侵朝戰爭具有雙重屬性:武士需要土地,商人需要原料產地和市場。 

  戰敗導致豐臣政權迅速垮臺,爛攤子交給了德川家康。戰爭雖然結束,但引發的仇恨和不信任感難以消除。到了1633年,日本開始閉關鎖國,但民間貿易得以維持,幕府的朱印船貿易實際上是變相的勘合貿易。明朝滅亡後,中日交流方才頻繁起來。大批明朝遺民東渡日本,偏安的南明小朝廷也希望借日本軍力光復河山,多次遣使來日乞派援軍。明使居日期間種種昏聵奢靡之舉使得日本作出判斷:南明是扶不起的阿斗,不足以抗擊清軍,但還是進行了物資援助。雙邊關係意外地因為明朝滅亡而升溫,交流的深入甚至遠蓋唐宋。譬如鄭成功之母是薩摩藩士田宮之女,南明軍隊身披倭甲,手執日本火繩槍作戰者也大有人在。 

  清朝統一臺灣後,開放海禁,中日貿易額攀升,但日本居於劣勢,長年入超,不得不限制貿易。日清關係較前相對平淡,卻非常穩定,交通的便利使得文化交流規模空前。清人的考據學風傳入,對處於成型期的日本民族性格起到了塑造作用。然而,日本在深層心理上卻和清人產生了隔膜。在日本看來,中華文明已經葬送在滿人手中,清朝非中華文明正統。類似的情緒並非日本獨有,朝鮮也常以小中華自居,認為清朝是蠻夷。當時,來日的清商經常遭到日本知識分子的奚落和揶揄,焦點不外乎清人的辮子和旗裝。雖說平平淡淡總是真,但這份平淡的真誠在19世紀也走到了盡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