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放軍的一口鍋改變了一個日本女人的人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1 20:01:16  



  朋友的信任激發起戰鬥的情誼 

  日本福島縣日中和平友好會最高顧問佐藤康行,今年已經80歲高齡了,但他對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經曆却永遠無法忘懷。 

  佐藤康行原是侵華日軍福島中隊第5小隊的小隊長。1945年秋,日本戰敗,他隨軍從牡丹江撤退時,在本溪湖一帶遇到了八路軍的部隊。經過與八路軍衛生科的邵科長面談後,他率19名日本兵投誠參加了八路軍。 

  “當時,我還很年輕,道理也知道得不多。但是,邵科長那番話却深深地打動了我。”佐藤先生摘下眼鏡,回憶起60多年前的往事,“邵科長對我們說,你們不要緊張,你們是我們的朋友,而真正的敵人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後來,我在桓仁八路軍第7後方醫院工作時,一直擔心自己的日本人身份不被傷病員接受。邵科長積極開導傷病員消除對我抵觸情緒,還曾5次找我談話,幫助我消除心理壓力。不久,傷病員與我就交上了朋友,他們親切地稱我是‘小大夫’。當時我雖然對解放戰爭的意義了解得不多,但‘朋友的信任’却讓我義無反顧地加入到解放軍這個集體,與大家一起工作、戰鬥。” 

  佐藤先生先後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胸前挂滿的勛章便是他爲中國革命浴血奮戰的最好見證。“我在中國生活了整整8年,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不管是戰爭年代還是建設時期都是如此。”佐藤先生講起了遼陽戰役前的一段親身經曆:“部隊出發前,當地群衆送來了他們自己縫制的上衣、鞋子和襪子。記得一位四五十歲的大嬸手捧著布鞋對我說:‘我的孩子也參軍了,這雙鞋本來是給他穿的,可他沒有回來。現在請你穿上吧,讓它帶著我的孩子去英勇戰鬥……’”說到這兒,佐藤先生用手帕輕輕擦去眼角的泪水。 

  “一支真正熱愛人民的軍隊,必然會得到人民的擁護。有了這樣一支人民的軍隊,中華民族就能够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佐藤先生激動地對記者說。 

  致力于日中友好是最大的幸福 

  悠悠60載,彈指一揮間。此刻,坐在賓館房間書桌旁的日中和平友好會會長花園昭雄先生顯得從容、淡定。他手捧一張第四野戰軍47軍後勤部政治處全體幹部的合影照片對記者說:“這張照片是1950年4月20日拍攝的,照片中最上排右手第二個人就是我。當時我是政治幹事,分管思想教育工作。” 

  “《論持久戰》、《論共産黨員的修養》是我最愛看的書。通過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無産階級的思想在我的頭腦中已扎下了根,我感到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政黨。在遼沈戰役中,我看到許多身穿解放軍軍服的日本人,他們與中國人同甘共苦,共同奮戰,其中一些人還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還知道,一名日本女護士把自己的鮮血無償地輸給了一名解放軍傷員,這種血濃于水的感情讓我們兩國人民彼此的心貼得更近。”花園先生微笑著對記者說。 

  “其實,我還有一個多年未了的遺憾……”花園先生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我多次想加入中國共産黨,幷向所在部隊的黨組織遞交了申請。可能由于國籍的原因,黨組織却遲遲沒有接受我的申請。在有生之年,我多麽希望能成爲這個光榮組織中的一員啊!” 

  “戰爭年代,我們這些日本人與中國戰友一道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現在看來,沒有中國共産黨也就沒有我們這些日本人的今天。我們在中國度過了自己的青年時代,這是一段光榮的曆史。如何把這一光榮保持下去幷傳給下一代,對亞洲乃至世界和平也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我們這些人回到日本後,紛紛參與建立了日中和平友好組織。作爲一名解放軍老戰士,能爲日中友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們最大的幸福。”(來源:解放軍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