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二戰後 日本上演十多位“天皇”爭位大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5 09:12:11  


  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但在歷史上,關於天皇的正統問題曾出現多次激烈的紛爭。二戰結束後,在剛剛占領日本的美軍眼皮底下,就上演了一幕多位“天皇”爭奪皇位的大戲。

  十幾位“天皇”群起爭寶座

  1946年1月18日,美軍的機關報《星條報》在頭版頭條赫然刊登了題為《他才是真正的日本天皇》的爆炸性圖片新聞。照片中的人身著印有十六瓣菊花徽章的和服,站在印有同樣大型菊花徽章的帷幕前,宣稱自己才是“正統的天皇”。他就是56歲的熊澤寬道,當時是名古屋市一家雜貨店的老板。熊澤在報紙上聲稱:“我是真正應該繼承皇位的南朝直系,北朝血統的裕仁天皇應該退位,我應該繼承皇位”。三天後,美國《生活》雜志再次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使日本天皇的皇位之爭成為當時世界關注的焦點。

  早在1945年9月,熊澤寬道就給駐日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遞交了一份陳情書,信中稱:“我是南朝後龜山天皇第18代子孫,是正統的天皇,現在的天皇是篡位的北朝天皇的子孫,他必須將皇位返還給我”。這件事引起了麥克阿瑟的注意,他專門派軍官赴名古屋探訪熊澤。此事曝光後,日本報紙爭相報道,國內輿論一片嘩然,日本皇室極為緊張,人們紛紛猜測美軍是否會用熊澤替換當時的天皇裕仁。

  無獨有偶,在熊澤之後,熊澤的3個親戚也不甘落後,加入了爭奪皇位的行列。除了熊澤系“天皇”外,日本各地又如雨後春笋般地冒出了十幾位“天皇”,如愛知縣的“外村天皇”和“三浦天皇”、鹿兒島縣的“長濱天皇”、新澙縣的“佐渡天皇”、高知縣的“橫倉天皇”……他們均稱自己才是正統天皇,將這場爭奪皇位的大戲推向了高潮。

  天皇之爭緣起歷史恩怨

  日本此時為何會出現天皇的正統之爭,這還得追溯到日本的南北朝時代。

  公元13世紀末期,日本天皇統治已是徒有虛名,國家實權掌握在鐮倉幕府手中。此時,皇室內部又因為爭奪皇位分裂成兩大派別,即以後深草天皇為首的持明院派和以龜山天皇為首的大覺寺派。當時,執掌大權的鐮倉幕府對兩派採取不偏不倚政策,明確表示:皇位應由兩派交替輪流即位。

  1318年,大覺寺派的後醍醐天皇即位,並於1333年滅亡鐮倉幕府,一度恢復了天皇親政。然而不久後,武士首領足利尊氏謀反,擁立持明院派的豐仁親王為天皇,史稱光明天皇。身陷囹圄的後醍醐天皇於1336年男扮女裝逃出京都,潛入京都以南的吉野山,重開朝政。從此,京都光明天皇的朝廷稱北朝,吉野山後醍醐天皇的朝廷稱南朝,雙方均自稱正統,稱對方是“偽朝”,開始了南北朝之間長達數十年的對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