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小平訪美破冰之旅 如巨人之手推開封閉國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5 18:36:53  


1979年鄧小平訪美。
  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1979年2月5日,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圓滿結束對美國的訪問。 

  新華社刊發特稿指出,鄧小平訪美,在太平洋兩岸兩個大國正式建交之後僅27天。新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破冰之旅”,如巨人之手推開封閉的國門;一個重現生機的文明古國,正開始探索與世界互利共贏之路。 

  鄧小平訪美,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之後僅37天。一個剛剛擺脫危難、衝破束縛的東方大國作出歷史性重大抉擇,邁上了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 

  30年,彈指一揮間。鄧小平這次劃時代的訪問,以其對中美兩國、對整個世界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中國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的歷史上,樹立起一座巍巍的豐碑。 

  “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 

  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國《時代》週刊封面人物選擇了鄧小平,標題是“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文中驚嘆:“一個嶄新中國的夢想者——鄧小平向世界打開了‘中央之國’的大門,這是人類歷史上氣勢恢宏、絕無僅有的一個壯舉!” 

  2月5日,即鄧小平離美回國之日,他的形象再度出現在《時代》封面上,標題是“鄧來了”。 

  鄧小平來了。他爭分奪秒、不知疲倦地走訪美國各地,同各界人士廣泛接觸交流。有人統計,訪美9天,他出席了近80場會談、會見等活動,參加了約20場宴請或招待會,發表了22次正式講話,並8次會見記者或出席記者招待會。美國人第一次近距離領略了新中國領導人的風采,並且為之“深深著迷”。 

  鄧小平與時任美國總統卡特會談後的笑容,被歷史所定格。他愉快的神情,流露出對會談成果的滿意,蘊含著對中美關係的積極展望、對未來合作交流的期待。第三次會談後,鄧小平和卡特緊緊握手,並且說:“現在兩國人民都在握手。”這句話,卡特後來說,令他深深感動。 

  鄧小平在訪問中反覆強調“人民”二字。他堅信,中美兩國友好將為兩國及世界人民帶來福祉,兩國友好需要在人民之間傳達友好情誼。在訪美行程中,他時時刻刻踐行著這一信念,向美國民眾展示了中國人民謀和平、求發展的美好願望,展示了改革開放浪潮將起時中國的新形象。 

  在約翰·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作為壓軸戲,一兩百名美國孩子用中文演唱了《我愛北京天安門》。歌聲方落,鄧小平登上舞臺,熱情擁抱並俯身親吻了唱歌的孩子。他流露的情感如此自然而真誠,在場的不少美國觀眾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在休斯敦西蒙頓小鎮競技場,策馬飛奔的女騎手隔著護欄向鄧小平送上一頂牛仔帽。鄧小平欣然接受,戴在頭上,全場掌聲雷動。 

  鄧小平訪美的日子,是賓至如歸的日子,是傳播友誼的日子,是展示中國改革開放新氣象的日子。美國媒體說,鄧小平在美國掀起了“鄧熱潮”、“中國熱”,他的訪問是“中國的願望、尊嚴和外交靈活性的象徵”。 

  “至今我還記得當時美國人民的熱情,那是一種自發的感情。”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際,白髮蒼蒼、85歲高齡的卡特憶及當年鄧小平訪美的情景,感慨良多。 

  在中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美國《時代》週刊總編輯艾略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想想吧,在幾個世紀的邊緣化後,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重新匯入人類發展的主流。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故事,而這就是鄧小平的遺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